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6篇 |
免费 | 2188篇 |
国内免费 | 118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550篇 |
航天技术 | 1046篇 |
综合类 | 621篇 |
航天 | 15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226篇 |
2021年 | 266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249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334篇 |
2016年 | 368篇 |
2015年 | 330篇 |
2014年 | 394篇 |
2013年 | 383篇 |
2012年 | 548篇 |
2011年 | 532篇 |
2010年 | 437篇 |
2009年 | 518篇 |
2008年 | 412篇 |
2007年 | 404篇 |
2006年 | 387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51篇 |
2003年 | 220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282.
带大型柔性附件的复杂航天器,其弹性变形通常用有限单元法描述.由于有限元节点坐标数目庞大将会给动力学方程求解和控制策略的实现带来巨大负担,因此对柔性太阳电池阵的动力学模型降阶进行研究.利用单向递推组集推导带太阳电池阵的航天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分别采用模态截断法、模态价值分析法和Krylov子空间法对太阳电池阵进行模型降阶,比较不同降阶模型和全有限元模型的动力学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大范围运动的影响,采用Krylov方法只需要较低的自由度就可以得到和采用有限元方法完全一致的结果.说明Krylov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航天器柔性附件的自由度,提高动力学仿真的效率,便于驱动控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283.
为了解结构参数对圆转矩形内喷管再生冷却换热的影响,设计了多个圆转矩形喷管,考虑了三种结构参数:转方位置、出口高宽比和出口圆角大小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可压缩的N-S方程对其内部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标准的k-ε双方程模型,壁面附近的流动和传热采用壁面函数法处理,速度与压力的耦合采用SIMPLE算法求解。结果表明:在型面一阶导数连续的情况下,转方位置对圆转矩形内喷管的换热影响不大;出口高宽比对圆转矩形内喷管的换热影响较大,出口高宽比不能太小,否则影响内喷管流场和换热;出口圆角大小影响内喷管周向上的温度分布,圆角太小造成周向温度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284.
285.
轴对称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的流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降落伞的特点,通过3点假设(伞衣的薄膜假设、降落伞的轴对称假设和流场的定常 假设),将三维复杂流动问题,转化成二维轴对称问题,以节约计算时间。然后,建立轴对称降落伞的流体力 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求解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epsilon湍流模型下的N—S方程组,获 得与有关单位试验相吻合的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带顶孔的轴对称降落伞绕流和亚临界状态下带中心孔的 圆球绕流,在尾流区拓扑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结果表明建立的轴对称降落伞模型,能够揭示降落伞流场 的本质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降落伞流场的流动机理和流固耦合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86.
直升机机动飞行仿真的气动建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建立了适用于直升机机动飞行仿真的动力学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真实度,着重通过瞬态操纵实验研究建立了旋翼非定常气动模型;又通过旋翼/ 机身气动干扰试验研究,并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机身气动力模型。使用该仿真模型做出的UH260A 直升机仿真计算结果与飞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287.
运动油滴/固体壁面斜碰撞的状态辨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与换热研究是轴承腔润滑与换热设计的重要基础工作,而运动油滴与轴承腔壁面的碰撞状态辨识及特征分析是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与换热研究的组成部分。基于VOF方法建立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数值仿真模型,实现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状态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碰撞油滴直径、入射角和碰撞速度对沉积油膜铺展长度、油膜堆积厚度和溅射油滴数目等碰撞状态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条件下的状态判断准则,并得到了文献的物理试验工作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滴入射角减小,沉积油膜铺展长度和油膜堆积厚度增大,溅射油滴数目减少;随着碰撞速度和油滴直径的增大,沉积油膜铺展长度和溅射油滴数目均增大,但油膜堆积厚度对应前者呈减小趋势、对应后者仍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288.
289.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