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7篇 |
免费 | 2233篇 |
国内免费 | 123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812篇 |
航天技术 | 1157篇 |
综合类 | 768篇 |
航天 | 16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1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229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254篇 |
2018年 | 262篇 |
2017年 | 340篇 |
2016年 | 362篇 |
2015年 | 335篇 |
2014年 | 407篇 |
2013年 | 408篇 |
2012年 | 565篇 |
2011年 | 568篇 |
2010年 | 465篇 |
2009年 | 535篇 |
2008年 | 464篇 |
2007年 | 442篇 |
2006年 | 438篇 |
2005年 | 324篇 |
2004年 | 265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91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30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432.
433.
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的方法,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盲腔状态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双时间步"方法进行了内外流一体化的非定常数值模拟,利用彩色纹影系统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流场进行显示,并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得了飞行器内流道的壁面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盲腔构型在高超声速飞行中会出现周期性的激波振荡现象。数值模拟所得流场变化特征、内流道壁面压力振荡周期和壁面压力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34.
435.
针对飞机过冷水滴结冰的精细化预测需求,基于相变热力学与相变动力学相关理论,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结冰风洞试验及微结构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过冷水滴凝固过程的热力学机理及凝固组织特征。基于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冷却速率及形核条件对结晶凝固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结冰风洞试验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冰相的宏观形貌及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过冷条件及冷却速率是影响过冷水滴结晶速率及结晶完善程度的重要因素。降温速率越大,结晶速率常数增大、结晶速率相应提高。同时,结晶峰变宽,结晶初始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过冷效应相对显著;反之亦然。过冷度及冷却速率对冰相的宏观及微观形貌均有着重要影响。过冷度越大则相同时间内冷却速率越大,晶体生长过程越不充分,晶体不规则程度相对较高,同时晶粒密度变大、尺度变小,冰相表观透明度相对降低;反之,过冷度越小,则晶粒密度变小、尺度变大,冰相表观透明度相对较高。异相形核条件对加速结晶过程有重要促进作用,晶种的存在可有效加速二次结晶的触发,使过冷效应显著减弱。相关研究可为飞机结冰速率、冰相物理特征及冰形宏观形貌的精细化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6.
437.
通过CFD数值计算对某航空发动机轴心通风器试验装置内强旋两相流动进行研究,采用DRW模型模拟湍流速度脉动对油滴运动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湍流引起的颗粒弥散对分离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增大湍流强度是提高轴心通风器分离效率的有效途径。该结果时于航空发动机轴心通风器设计理论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8.
439.
三轴飞行仿真转台频带拓宽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手臂控制等其它柔性控制系统的输入指令整形减振技术移植到转台应用中,并对输入指令整形器的设计方法、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以某单轴台控制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输入指令整形器以前馈的形式应用于单轴台的控制系统时,既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又可以很好地抑制频带拓宽时的机械谐振,而且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此外,因其算法简单,且容易实现和调试,所以可作为拓宽飞行仿真转台频带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40.
Michal Kačmařík Pavla Skřivánková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1
This paper discusses 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meteorology.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precipitable water vapour PWV, based on GPS measurements using final and predicted ephemerides of satellite orbits. We analysed recent year’s improvement in predicting ephemerides. We compared the data outputs from a radiosonde using GPS receiver measurements directly from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which the radiosondes were launched. The results indicate a high quality of the predicted ephemerides. This finding makes predicted ephemerides highly usable for near real-time estimations of PWV. To use PWV in meteorological forecast applications, this high speed of PWV values supply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