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航空   418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1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为进一步研究分子筛CO2去除系统应用于空间站的工作可靠性和鲁棒性,针对空间站4床分子筛(4-BMS)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湿度失效保护问题展开了实验研究.测试了两种载人航天分子筛材料TC-5A与PSA-5A,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对CO2吸附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相同湿度条件下,进口气体CO2浓度、粒径及吸附温度的变化对分子筛吸附CO2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了H2O和CO2在两种分子筛材料中的竞争吸附关系.结果表明:PSA-5A吸附CO2性能优于TC-5A,但对H2O的吸附率略低于TC-5A.H2O的存在对分子筛吸附CO2影响非常大,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60%时,分子筛基本失去了吸附CO2的能力.此外,温度升高会造成CO2的吸附量显著下降,但对H2O的吸附量影响相对较小,尤其是当相对湿度较高时.这对中国未来长期运行的空间站分子筛CO2去除系统工作有效性与工作鲁棒性的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2.
在现代化全域通信导航的应用背景下,卫星平台所需具备的精确轨道预测与实时轨道控制能力对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精度、分辨率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高精度的电推进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空间应用需求和电推进技术现状的分析,阐明了当前电推进技术的推力输出精度不足以支撑高精度连续导航、超低轨卫星实时阻力补偿以及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动中成像等空间任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霍尔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研制高精度推进系统的技术难点,从霍尔推力器技术、流量控制技术、电源及控制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为高精度霍尔推进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63.
在702所02风洞中完成的流花11-1海上采油平台锚泊状态和拖航状态的海面上大气边界层模拟和海面表层50米内海流模拟的风洞试验,得到了上述三种状态模拟流场的数据。每种状态的模拟流场均有左、中、右、前、后五个风速和湍流度分布剖面。从相应每五个剖面的数据一致性来看,模拟流场的均匀性是好的。风速剖面与要求值之间的偏差一般不超过10%,绝大部分在6%左右并符合指数律分布。湍流度剖面也基本达到了期望的数值范围和分布规律。因此试验数据是可信的,风洞模拟是成功的。可以进一步用上述模拟流场分别进行流花11-1海上采油平台水上结构部分和水下结构部分的气动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64.
机载电源系统中用电负载的智能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用电设备的监控和配电管理是以智能负载管理中心(ELMC)为控制核心,并通过多路传输总线及固态负载功率控制器来转换和保护负载而实现的,同时ELMC双是分布式航空电子系统-航空电源综合控制和管理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飞机电气负载的智能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来代替了飞行人员的操作,进行自动控制和自动管理负载,可大为减少配电系统的电缆长度以及飞行人员的操作负担,改善了现有的配电方式和负载管理方法,提高了飞机供电系统的性能和维护性能。本文研究了EIMC总体结构与组成原理,详细论述了ELMC中各组成模块的功能与硬件设计。整个系统方案通过了实验室原理样机试验。  相似文献   
265.
介绍一种新型的飞机保障电源车,以大容量蓄电池作为能源,采用新型大功率逆变器作电能变换装置,可以输出直流和交流电源,与传统的柴油动力电源保障车相比,具有无污染、噪声小,交直流输出安全、稳定等特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6.
智能化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能够快速实时进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复杂生物组织如何建立相对准确的数学模型是提高血氧仪精度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光通过人体组织的传输特性,采用辐射传输理论,并考虑散射效应,提出了一种新型无创脉搏轿氧仪的设计方案,有效地减少了血氧仪的测量误差,通过对PC机联网,实现了血氧测量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267.
水下燃料电池推进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骏  白超  高育科  高慧中  王俊光  李程  孙盼  郭兆元  宗潇 《推进技术》2020,41(11):2450-2464
水下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具有能量转换效率和比能量高、振动噪声低、无尾气排放等诸多优势,可大幅提高无人潜航器的航程、航深和隐蔽性等关键性能,是水下推进领域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方向。本文介绍了水下燃料电池推进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归纳了国内外在无人潜航器、氢氧燃料电池和高能氢氧源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燃料电池推进技术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氢氧燃料电池方面,应重点解决纯氧供应和闭式循环带来的排水、腐蚀等问题。在高能氢氧源方面,能量密度较高的是铝水反应制氢、柴油重整制氢和高氯酸锂制氧,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68.
航空氧气调节器结构参数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某型航空氧气调节器肺式机构和空气进气机构的工作原理,对运动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供氧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和使用条件作为设计计算约束,根据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计算特性曲线分析完成了系统主要结构参数的选取,并得出了系统的流量特性以及整个飞行高度上的含氧百分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以上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对航空氧气调节器进行设计与改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9.
利用等离子体驱动微小碎片加速器和潘宁源的原子氧模拟装置在中国首次开展了微小碎片撞击与原子氧协同作用对Kapton膜和镀铝Kapton膜的侵蚀效应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碎片撞击能明显加剧原子氧对Kapton和镀铝Kapton膜的侵蚀效应, 对航天器的寿命及可靠性构成威胁, 制约中国长寿命高可靠性航天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0.
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硅涂层的抗原子氧剥蚀能力,采用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纳米ZnO微粒,在聚酰亚胺薄膜基材表面制备出纳米ZnO-有机硅复合涂层.通过原子氧地面模拟试验,研究了纳米ZnO-有机硅复合涂层的质量损失、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纳米ZnO微粒可以均匀分布在有机硅涂层中,有效消除有机硅树脂成膜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经过原子氧辐照试验,没有保护涂层的聚酰亚胺基材的质量损失较大,而涂覆纳米ZnO-有机硅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原子氧剥蚀性能,其质量损失和微观表面形貌变化很小,并且随着涂层中纳米ZnO含量的增加,其抗原子氧剥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