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7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567篇
航空   2112篇
航天技术   394篇
综合类   830篇
航天   2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矩形风洞收缩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结合西工大低速风洞设计进行了矩形三元收缩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计算采用差分方法和贴体坐标,以AF1格式进行离散化并利用ADI方法求解。对三种常用的收缩曲线(即Witozinsky曲线,五次方曲线和双三次方曲线)的三元流场进行了具体计算和比较。计算结果正确反映了三元收缩段流动的特点,给出了流动三元性对壁面逆压梯度和出口均匀性影响的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三元收缩段设计的有效分析和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72.
EXPERIMENTALRESEARCHOFTHECONFIGURATIONOFWING-TIPDRAGREDUCTIONFORLIGHTAIRCRAFTDengYanmin,HuJizhong(FacultyofLightAircraftDesig...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在稀颗粒群双流体简化模型下,采用算子分裂技术,综合应用高分辨率GRP格式,全二阶精度的FCT格式及预估校正格式,取三种不同粒相固壁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粉尘气体激波在刚性固壁上的正反射,确证了由理想平衡混合气体分析所预示的三类激波反射结构,给出了非平衡反射时波后流场的松弛特性,并评价了不同的粒相固壁边界条件假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4.
王略  章仲安 《航空学报》1995,16(6):692-695
 在鸭式布局的基础上 ,对飞行器各部件及部件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外形隐身设计。对初步形成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改变机身头部形状和立尾配置等进行 RCS优化。给出了飞行器各种状态下的 RCS平均值和迎头± 45°区内的 RCS值。测试结果表明 ,尖头机身、 30°双立尾 (立尾与垂直平面成± 30°角 )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的 RCS值最小。对 RCS优化后的外形 ,风洞测力试验表明其气动性能也较好 (最大升阻比达到 8,失速迎角超过 2 6°)  相似文献   
175.
本文给出M_∞=7.8和6.72,Re=3.5×10 ̄7/m和5.4×10 ̄7/m气流绕迎角为20°、30°和35°尖前缘翼运动时,平板锥型干扰区的壁面压力和热流率分布。结果表明:(1)平板锥型干扰区的特征几何尺度与无粘激波角β_0和翼迎角α相关,而壁面压力和热流率的峰值与法向马赫数M_n相关。(2)翼面压力和热流率分布由于受拐角涡影响,前者在翼根部呈波谷状,而后者呈波峰状,影响尺度与翼前缘处来流边界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6.
赵忠良  任斌  黄叙辉 《航空学报》1998,19(2):137-141
介绍了CARDC高速所1.2m风洞大攻角的动导数试验装置与测量系统以及在1.2m风洞中对标准动态模型(SDM标模)所作的一系列风洞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与国外文献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试验结果随马赫数和攻角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而减缩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天平与测试系统的重复性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7.
王宁飞  汪亮 《推进技术》1999,20(6):87-91
采用П形微热偶、铜台熄火、扫描电镜、单幅火焰照相等技术, 研究了改性双基推进剂催化燃烧特征,用以催化剂为中心的气泡理论,解释了催化剂产生超速燃烧的机理。发现催化燃烧推进剂燃烧表面不均匀,高压下泡沫区比低压下细密而长,泡沫区的物质为未燃烧推进剂;更高压力下泡沫区的消失导致平台燃烧区的出现等现象。还提出了均质推进剂固相多反应机理, 并指出压力不同固相反应机理基本相同, 但固相放热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8.
GAP/AN推进剂燃烧波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先进的双钨铼微热电偶技术, 研究了GAP/AN 推进剂的燃烧波温度分布。GAP/AN推进剂的燃烧波可以分为凝聚相反应区、暗区、气相反应区。硝酸酯BG及高氯酸铵对GAP/AN 推进剂的燃烧波结构有显著的影响,硝酸酯BG导致推进剂的燃速降低,压强指数升高;高氯酸铵的影响恰好相反。凝聚相反应的温度梯度及暗区厚度是影响推进剂燃速及压强指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9.
As a part of the global plasma environment study of Mars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olar wind, we have analyzed a peculiar case of the subsolar energetic neutral atom (ENA) jet observed on June 7, 2004 by the Neutral Particle Detector (NPD) on board the Mars Express satellite. The “subsolar ENA jet” i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lar wind and the Martian exospher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ntense sources of ENA flux observed in the vicinity of Mars. On June 7, 2004 (orbit 485 of Mars Express), the NPD observed a very intense subsolar ENA jet, which then abruptly decreased within ∼10 sec followed by quasi-periodic (∼1 min) flux variations. Simultaneously, the plasma sensors detected a solar wind structure, which was most likely an interplanetary shock surface. The abrupt decrease of the ENA flux and the quasi-periodic flux variations can be understoo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global response of the Martian plasma obstacle to the interplanetary shock. The generation region of the subsolar ENA jet was pushed towards the planet by the interplanetary shock; and therefore, Mars Express went out of the ENA jet region. Associated global vibrations of the Martian plasma obstacle may have been the cause of the quasi-periodic flux variations of the ENA flux at the spacecraft location.  相似文献   
180.
美国PSI公司开发的98RK电子压力扫描系统作为一种高速高精度多用途的自动测量仪器,在风洞试验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性能和在NH—l风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