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304篇
航空   1155篇
航天技术   365篇
综合类   264篇
航天   2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平面波压力扰动下压气机逐级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轴流压缩系统的逐级动态响应模型对平面波型压力扰动下的多级压气机瞬态响应及气动稳定性进行了较详细的数值分析。对- 8级跨声压气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基于流动阻塞机理建立的压缩系统稳定性判别准则是合理和可靠的。结果还进一步建立进口扰动频率与压气机瞬态响应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982.
耗散大气中风场对内重力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考虑大气耗散的射线跟踪算法,计算了风场作用下重力波的传播情况.结果表明,风场对快速重力波分量影响较小,但对反射和传播区域的慢速波的影响较大,表现在顺风时使反射区范围缩小,逆风时使反射区范围扩大.在传播区,顺风场使慢速波分量的传播距离变小,传播高度降低,而逆风则使慢速重力波分量的传播距离明显增大,传播高度上升.分析表明,重力波传播的丰富多样性是由风场对波的衰减和反射等滤波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983.
C-R样条用于低散射目标爬行波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R(Catmull-Rom)样条具有直观、稳定、灵活、不需反求控制顶点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具有复杂外形的飞行器进行几何描述. 利用 (G1,k=1) Catmull-Rom样条及其张量积曲面对低散射目标进行几何建模,并求解低散射目标爬行波RCS贡献,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4.
重力波波包相互作用时空演变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设计了一种研究二维空间中重力波波包共振相互作用演变的数值模式.利用此模式获得二个大振幅重力波波包通过碰撞而发生的完整的相互作用过程.数值结果表明,能量上行重力波可以通过波-波相互作用激发能量下行重力波;在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过程中,3个波包的能量收支情况和相互作用的强度具有局地性;由于考虑了空间传播效应,相互作用过程不再具有周期性,而是出现一个具有不同物理含义的相互作用特征时间,这个新的相互作用特征时间和相互作用最终的发展程度不仅由相互作用系数和初始波包振幅决定,还受到波包空间尺度和波包群速度的相对大小控制.   相似文献   
985.
重力波波包在非等温和可压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二维全隐欧拉格式对具有高斯分布的重力波波包在非等温,可压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86.
主要利用奇异摄动方法,得到一维Cahn-Hilliard方程行波解形式的内、外解.两者匹配得到整体行波解.这个结果的特点是,它不仅将高阶偏微分方程的解用内外解匹配好,而且完全满足方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当长时间变化时, Cahn-Hilliard方程的解以行波结构为极限状态.此结果很好地解释Cahn-Hilliard方程的现有理论及数值结果,实际模型和方程的性质也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987.
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30.5°N,114.4°E)无线电探空仪在2001年1月到2003年12月之间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武汉上空1-9km和14-25km高度范围内惯性重力波参数的变化特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重力波活动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较频繁,夏季活动较弱,与急流强度的季节变化一致,这意味着重力波的激发与背景风密切相关.矢端曲线分析显示1-9km范围内能量向上传播和向下传播的波的比例大致相同,而14-25km范围内绝大部分波能量向上传播,这与最大急流强度的高度相对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夏天14-25km范围内波几乎全向上传播,而冬天则有相当一部分波向下传播,这可能是反射引起的.重力波的本征频率集中在1-3倍的惯性频率之间,水平波长约数百公里;1-9 km范围内垂直波长集中在3-3.5 km,14-25 km高度内则集中在4.5-5.5 km.   相似文献   
988.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二维平板超声速边界层中,由壁面处安装的激振薄膜引入的扰动的演化过程.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由激振薄膜引入的扰动能很快演化成标准的T-S波,但扰动的各物理量的演化为T-S波的速度并不相同,即各物理量并不同时形成T-S波,速度最先形成,而温度最晚.在相同的条件下,由不同激振形式或不同宽度的薄膜引入的扰动的演化速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89.
两相多循环爆震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两相爆震燃烧的特性,在多循环自吸式脉冲爆震原型机上进行试验研究.运用动态压力传感器和离子探针并行采集手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爆震波传播速度在1 300m/s左右;爆震波的前导激波与反应区之间的距离在30mm左右,两相爆震的主要反应区厚度约为80mm左右,且反应区后存在液滴的燃烧延迟;激波动态压力信号与反应区的离子信号的并行采集可以作为判断是否产生爆震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0.
数字波束合成技术是通信对抗领域里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通过在数字域对信号幅度和相位进行控制,可以形成多个独立可控的波束,形成波束指向精度高、灵活可变,且理论上不受波束形成数量的限制。本文针对大型相控阵需求,利用波束合成原理,并结合大规模阵列信号同步技术与相控阵幅相校准技术,实现一种可同时产生180个偏馈波束的多波位波束搜索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波束群的实时扫描功能,实现大范围的波束搜索,更快定位目标角度。该系统已在工程上进行应用,并成功执行大型测控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