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航空   646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160篇
航天   6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激波控制鼓包提高翼型跨声速抖振边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云  刘沛清  彭健 《航空学报》2011,32(8):1421-1428
翼型抖振边界是仅次于升阻比的一项重要气动指标.采用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以升力线斜率平缓及激波位置振荡作为基本判据确定了RAE2822翼型在指定跨声速来流条件下的抖振边界.通过大量计算流体力学(CFD)验证,针对RAE2822翼型设计了一种特定外形的激波控制鼓包并确定了其具体安装位置.该激波控制鼓...  相似文献   
852.
二元喷管流体矢量控制方案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基于雷诺平均的三维N-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对两种流体注入方式下的某型二元收敛-扩散喷管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激波诱导和喉道倾斜矢量控制方案下, 扩散段射流位置对喷管矢量效率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射流位置越靠近喷口, 喷管获得的矢量角越大.相同射流流量在同一位置注入时, 由于喉道倾斜方案下的喷管主流可以实现亚声速偏转, 所以其总压损失较激波诱导方案要小.   相似文献   
853.
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三维可压NS方程,模拟了斜激波增强超声速氢/空气混合的过程。对不同强度 激波混合增强的效率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利用斜激波增强混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4.
本文首先将 AUSMPW格式与三阶 MUSCL格式融合, 给出了其在任意曲线坐标下的三维形式, 并将其与 LU-SGS格式结合, 应用于可压缩 Euler和 Navier-Stokes方程的求解。其次, 构造了一种新的通量限制器。最后, 为了验证 LU -AUSMPW混合格式的性能, 将平面叶栅跨音速无粘流动以及喷管超音速粘性流动作为算例。本文计算结果与文献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相符很好, 表明采用 LU-AUSMPW混合格式数值模拟可压缩流场, 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5.
掠弯叶片前缘曲线同流场结构的关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三维反问题还不成熟的条件下,由二维反问题和三维正问题组成的准三维设计体系中,叶片的前缘是由给定的积迭轴和基元叶型特征决定,具有任意性,难于对其加以控制。因此本文试图把掠弯叶片的前缘空间曲线作为设计自由度,增加到设计体系中,实现设计中前缘空间曲线同流场结构的关联,利用前缘形状控制流场中的激波结构和二次流的迁移,改善流场结构。并以一个高负荷跨音单级风扇的气动设计为例,对这一改进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56.
热冲击条件下高热叶片的热疲劳对比试验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涡轮叶片的热冲击疲劳寿命实验,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比实验方案和措施:将实验叶片和参照叶片组合在同一组试验叶栅上,并且在试验过程中定期对调两种叶片的安装位置。按照这一方法完成了一组相似材料的涡轮导向器叶片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叶片表现出了几乎相同的热冲击疲劳寿命特性,并且裂纹的形态、分布区域以及生长历程也完全符合热疲劳裂纹的理论规律。   相似文献   
857.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outline of the progression from the first substorm model developed in Ref.[4] and[8] based on Kennel's ideas[3], to the present views about the mechanism by which solar wind kinetic energy is converted to electromagnetic energy at the Bow Shock and by which this energy is transferred to the magnetosphere in the form of current;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ergy of this current to gas kinetic energy of convecting plasma tubes, and, finally, the back transformation of gas kinetic energy to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 secondary magnetospheric MHD generators. The questi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agnetospheric convection system, the nature of substorm break-up, and of the matching of currents in the magnet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58.
针对马赫数2.0~4.0均匀来流条件下斜激波串流场的非对称特征开展了数值仿真研究和建模分析.通过改变出口背压和入口马赫数条件分析了不同状态的激波串结构形态,利用前缘激波起始点位置差定义了激波串非对称度系数,分析得到了激波串的非对称度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斜激波串出现非对称现象时,前缘激波起始点位置和前缘激波角度均不相...  相似文献   
859.
液晶显示方法研究管内马赫数4拟似冲击波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压力-真空型超声速风洞中, 剪切应力敏感的液晶表面流动显示技术被用来研究方管内马赫数4拟似冲击波的超声速流动.实验是在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的超声速风洞中进行.它提供了关于测试表面流动结构的定性信息,诸如湍流边界层分离和再附, 以及边界层流动的维数等.液晶显示结果与纹影实验照片和油膜方法进行比较,证实了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面流动显示工具.  相似文献   
860.
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试验、设计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齐丕骞  牟让科 《航空学报》1998,19(3):332-334
 提出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试验、设计一体化的工程方法。利用起落架落震试验结果,自动识别缓冲器空气压缩多变指数和油孔流量系数等不可测参数,以便建立准确的起落架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缓冲器充填参数和油孔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起落架着陆最大冲击载荷达到最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成功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