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航空   1501篇
航天技术   207篇
综合类   182篇
航天   2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the natural lifetime reduction in low Earth orbit, due to dynamical perturbations. The study considers two values for the area-to-mass ratio, a nominal ratio which resembles a typical value of spacecraft in orbit today, and an enhanced ratio which covers the surface augmentation. The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two orbit propagators, one of a semi-analytical nature and the second one using non-averaged equations of motion. The simulations for both propagators were set up similarly to allow comparison. They both use the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and the secular terms of the geopotential (J2,J4 and J6). The atmospheric drag was turned on and off in both propagators to alternatively study the eccentricity build up and the residual lifetime. The non-averaging case also covers a validation with the full 6?×?6 geopotential.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findings in previous publications, that is, the possibility for de-orbiting from altitudes above the residual atmosphere if a solar sail is deployed at the end-of-life,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and the oblateness of the Earth. At near polar inclinations, shadowing effects can be exploited to the same end.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full, non-averaging propagator revealed additional de-orbiting corridors associated with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which were not found by previous work on space debris mitigation. The results of both tools are compared for specific initial conditions. For nominal values of area-to-mass ratio, instea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is resonance effect is negligible.The paper then puts the finding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satellite catalogue. It identifies space missions which are currently close to a resonance corridor and shows the orbit evolution within the resonances with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residual orbital lifetime. The paper finishes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se effects with regards to the long-term simulation of the space debris environment and a flux and collision probability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992.
对旋风机前后级转速比对风机气动特性影响较大,合适的转速比有利于提高对旋风机气动性能。采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模拟方法研究对旋风机前后两级叶轮转速改变对风机气动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速度三角形定量分析转速改变对风机功率和内部流动参数的影响。之后,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基准转速下风机整体性能的变化。最后,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对风机内部气体的流动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在保持进口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前后两级叶轮转速改变相同百分比时,第1级转速改变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变风机的流动参数和性能,综合比较整体性能变化与实际应用确定了最优转速比为1.1∶1,此转速比下传动效率为88.4%时对旋风机效率为75%。  相似文献   
993.
两种前体压缩方式对斜爆震燃烧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靖  周林  滕宏辉 《推进技术》2021,42(4):815-825
为推动工程应用,探究斜爆震发动机前体压缩程度对斜爆震燃烧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两道等强激波和斜激波-等熵两种前体压缩简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飞行马赫数8~10条件下,两种压缩方式对斜爆震波结构以及斜爆震波总压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体压缩方式的差异会引起斜爆震波起爆区结构以及起爆位置的变化,且随着飞行马赫数降低,压缩方式对起爆区结构影响减小,对起爆位置影响增大。两道等强激波的前体压缩方式对应的斜爆震燃烧过程总压损失更小,同时可减小点火起爆距离,有利于缩短燃烧室长度。但综合考虑进气压缩与燃烧过程,斜激波-等熵的前体压缩方式对应燃烧室出口气流总压更大。斜爆震发动机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前体压缩与斜爆震燃烧损失以实现发动机总体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获得回流型脉冲爆震燃烧室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工作特性,通过试验和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爆震室工作频率10~30Hz时的出口燃气总压、总温、流量变化规律以及该爆震室的增压能力进行了测试与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出口燃气总压、总温具有极高的峰值和较高的平台区,其工作频率10~30Hz时,压力平台值为0.36~0.91MPa,时均温度为710~1270K。此外,该爆震室排气流量十分集中,以10Hz为例,在一个爆震循环的16%时间,排出了整个循环60.5%的燃气。为此对出口燃气总压进行质量加权平均,发现该爆震室的增压比随工作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2.37~2.05之间。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的范围为2.0×105 ~ 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小于5%。前缘布置6排对冲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0% ~ 3.71%,吸力面布置4排圆柱孔,质量流量比的范围为2.02% ~ 3.74%。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缘射流时,吸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随质量流量比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存在前缘射流时,质量流量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对所有的工况而言,质量流量比增大都提高了吸力面的换热系数。相比于没有前缘射流的工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略微降低了换热系数;在吸力面后半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换热系数而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前缘射流改善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冷却效果,但是恶化了吸力面后半段区域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对于线性和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简支圆板,本文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对其进行了塑性极限分析。考虑了两种作用形式,分别得出了统一解。利用该解可得出一系列不同屈服准则下的解析解和极限荷载随不同屈服准则的变化曲线。在统一强度理论中,不同的b值得到不同的屈服准则,对应不同的工程材料,其中α可根据实际的工程材料拉压强度比确定。当α≠1时,统一强度理论适用于拉压强度相同的材料,当α≠1时,适用于拉压强度不同的材料。已有的Mises解是本文解的特例,从文中的统一解得知,正确认识材料强度并合理运用屈服准则对发挥材料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研究Box-Cox转换在经济计量学中货币需求函数的函数形式设定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与此有关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和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构造。并指出Box-Cox变换应用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田应斌 《航空计测技术》1994,14(3):18-24,36
分析用数字电压表检定分压箱的正确方法、接线要求、检定过程及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99.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分析中的若干基本问题是单层几何特性的描述,单元体细观结构的模型、应力应变假设以及强度分析等。对前人在前三个问题上已进行的研究工作作出扼要的回顾,并介绍其当前的技术发展动态,针对这些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00.
架空线自阻尼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阻尼是导线的基本特性之一。在高压架空导线防振设计中,自阻尼是一个基础数据。本文是介绍对导线自阻尼的三种测试方法。其中的“剪力法”是我们自己研创的新方法。文中不仅介绍了测量技术,还附有在我国第一次测出的 LGJQ-400型导线的自阻尼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