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69篇
航空   1308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227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4 毫秒
921.
压气机转子出口流场的发展及三维紊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单斜热丝和高频压力探针仔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及下游的三维紊流流场, 揭示转子出口流场的变化, 分析不同流量状态下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的三维紊流特性。   相似文献   
922.
多层挤压型电流变阻尼器在转子振动控制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国治  邱阳  方同  孟光  范彦斌 《航空学报》1998,19(5):570-574
设计了用于转子振动控制的多层挤压型电流阻尼器,通过对悬臂转子系统的实验发现: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这种阻尼器能有效地抑制转子系统的临界共振,但当转速超过临界转速后,系统的响应反而增大,为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引入了开/关控制法,实验表明:它既能有效抑制临界共振,消除不利影响,又不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最后实验验证了这种阻尼器抑制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响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3.
拉杆转子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刻画了拉杆转子各部件之间在相互联接处的力学状态和性质。用动态子结构方法时一试验模型拉杆转子进行了理论计算,同时在实验室对模型拉杆转子的固有频率进行测试。由计算和试验的对比分析表明,这种力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拉杆转子系统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924.
提出了分析与设计桨毂动力吸振器的力学模型;探讨两种分析方法(频域法和时域法)及其适用性;并对吸振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经试验验证的旋转旋翼动柔度表达式。算例证实本文提出的力学模型、分析方法以及这类吸振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5.
前飞状态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空中共振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升机在前飞状态下的稳定性研究比悬停时复杂得多.主要针对直升机前飞状态下的空中共振的稳定性加以研究.计算和分析了某些典型情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各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前飞时的相关参数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分析各个自由度间的相互作用入手揭示直升机空中共振的机理.   相似文献   
926.
采用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根据涡流理论建立了倾转旋翼桨叶空气动力学分析模型, 利用CATIA, ANSYS和ADAMS等软件分析倾转旋翼桨叶结构动力学特性, 采用iSIGHT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集成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型, 建立起倾转旋翼桨叶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多学科设计优化系统, 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并以倾转旋翼机XV-15的桨叶为算例, 进行设计优化, 结果表明提出的倾转旋翼桨叶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7.
水平盘旋下裂纹转子的非线性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裂纹转子在平飞和水平盘旋状态下的非线性响应, 建立了水平盘旋下裂纹转子的数学模型, 推导了转子运动方程.由结果发现:响应进入混沌的道路有拟周期环面破裂、周期3运动失稳和阵发性混沌进入混沌3条.水平盘旋一般会对系统的非线性响应起到抑制作用, 但是系统响应的振幅明显增大, 因此增大了转轴发生断裂和转子碰摩的可能性;并且, 水平盘旋会激起转子摆振临界转速分频附近的非线性振动.   相似文献   
928.
基于变旋翼转速的涡轴发动机优化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涡轴发动机/旋翼一体化优化控制问题, 分析了直升机旋翼需用功率与涡轴发动机工况的关系, 旋翼转速、旋翼总距、纵向周期变距及横向周期变距对旋翼需用功率的影响.以最小旋翼需用功率为目标函数, 用线性规划算法进行发动机/旋翼性能寻优.进行了巡航状态下变旋翼转速的涡轴发动机优化的数字仿真实验, 仿真结果表明在巡航状态应用变旋翼转速的涡轴发动机优化, 可以降低油耗1.5%~5.5%, 同时降低涡轮温度4.4~16℃,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9.
共轴式双旋翼悬停流场的水洞PIV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世美  邓彦敏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852-1857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共轴式双旋翼在悬停状态下的流场进行水洞实验,测量得到旋翼流场的涡量和速度分布,桨尖涡的结构和脱落轨迹等直观整体的图像,研究了共轴式双旋翼悬停流场的气动干扰特性.为了比较,对单旋翼也进行测量.实验结果为直升机的气动计算和合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30.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控制的意义、作用,以及径向间隙设计选择的依据。对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径向间隙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某发动机压气机径向间隙进行了设计,具体分析了影响径向间隙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试验验证表明,使用该方法能获得安全可靠的压气机径向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