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7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953篇
航空   4189篇
航天技术   473篇
综合类   577篇
航天   67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介绍了沈飞公司在工装数字化设计制造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基于CATIA的装配工装设计技术、装配工装数字化安装技术,及其在波音737-X尾段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今后国内飞机装配工装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2.
利用共轴式旋翼风洞实验结果,结合轻型共轴式直升机M16飞行中的现象,分析了上下旋翼气动干扰对共轴式直升机过渡飞行中航向操纵的影响。介绍了直升机由悬停转入垂直上升、平飞中加减速和转入爬升与下滑等过程中,由于上下旋翼干扰发生了变化,使直升机航向发生偏转后飞机的反应情况,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应进行的相应操纵。所得结果对研究共轴式直升机的操稳特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钟差预报产品无法满足高精度快速服务需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BDS-2/BDS-3联合估计的超快速卫星钟差预报优化策略。区别于传统两步法预报模型,利用稀疏建模方法一步求解所有模型项,并通过BDS-2/BDS-3星间相关性实现了模型系数解的增强;为进一步降低模型残差的影响,基于残差序列时空相关性,利用半变异函数重构了模型估计的权阵。为验证提出的钟差预报模型,设计了12套对比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稀疏建模的钟差模型参数一步估计可略微提高钟差预报精度;通过引入星间相关性对随机模型进行精化,钟差序列一步建模可分别将BDS-2与BDS-3卫星钟差18h预报精度提升28.6%与27.2%;基于半变异函数建模的模型残差相关性提取,可实现BDS-2与BDS-3预报钟差精度8.0%与11.1%的提升。因此,提出的优化策略对当前北斗超快速卫星钟差预报产品精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总体思想是将所有共享数据放在共享的服务器数据库上,所有客户的临时数据放在客户方由客户独占,客户通过局域网(LAN)向服务器申请所要的数据,服务器通过CheckIn和CheckOut机制向客户提供数据服务,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文章讨论了如何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合理分配负荷,描述了客户/服务器体系的多级存贮结构和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重点探讨了客户/服务器结构下的缓冲管理问题。系统的开发环境是SunOS,TCP/IP协议,系统用C语言开发。  相似文献   
115.
俯仰振荡三角翼在非定常自由流中运动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建成的国内首座非定常风洞内,研制了一套单自由度俯仰振荡实验装置,设计开发了一套对模型姿态和来流风速进行联合控制的软件。对一60°后掠三角翼模型进行了单独俯仰振荡运动和俯仰振荡与自由来流耦合运动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做单独俯仰振荡时,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的影响只有在迟滞环出现后才起作用,而迟滞环的出现是由于翼面上的不同流态对外界扰动的反应时间不同造成的。非定常自由流对做俯仰振荡的三角翼气动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模型上仰过程中来流的减速,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升力系数,推迟了失速迎角;模型下俯过程中来流的加速,则更进一步推迟了升力系数恢复到静态时的值。当翼面上产生破碎涡流时,非定常自由流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6.
超声速流中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修正的B/L湍流模型以及多块结构化网格求解了二维N-S方程。分别对超声速流和高超声速流中的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进口马赫数为2.96的超声速流。计算结果准确预测了入射斜激波在平直壁面引起湍流附面层分离的流动特征:分离点的反射激波、分离包引起的膨胀扇以及再附点的反射激波。计算的壁面压力分布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计算的分离区长度与实验值比较有一定误差。本文还对进口马赫数为9.22的高超声速流中压缩角引起的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7.
本文描述的实验采用干冰为示踪粒子,对脱体涡系作了流动显示,并对摄取的图片进行了数字图象处理。结果清楚地提示了涡的三层结构。在主涡的诱导下,出现二次涡,而二次涡会影响脱体涡的速度分布。实验还得到了脱体涡流场的灰度分布图,并将得出的涡核直径与LDV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还证明来流迎角、侧滑角及前缘后掠角会影响涡核的位置和强度。当机翼前缘后掠角增加时,脱体涡向不稳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8.
推力矢量和二元喷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力矢量是第四代战斗机获得过失速机动性的必要条件,而二元喷管又是推力矢量控制中性能较为优越的一类喷管。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目前世界上推力矢量和二元喷管的发展和现况、二元喷管的构造和性能、二元喷管对改进飞机升阻特性和机动的作用。推力矢量能显著提高飞机在空战中的作战效率以及推力矢量控制所需的效能也在文中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对一个三角机翼/外挂系统的颤振主动抑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理论上,对如何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优化控制律进行了探讨;对非定常气动力拟合的Pade矩阵近似作了改进;提出了用理想极点和二次型性能指标进行双目标优化来确定加权矩阵的思想;在实现上,用状态观测器和单秩法极点配置两种方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律。风洞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的方法所综合的控制律是合适有效的,成功地使机翼/外挂系统的颤振速度提高了15.7%,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0.
牛中国  赵光银  梁华  柳平 《航空学报》2019,40(3):22201-022201
现代战机采用较多的三角翼,在大迎角绕流时存在前缘涡破裂等气动问题。作为新型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等离子体激励频带宽、响应快、结构简单、便于闭环控制,在解决三角翼气动问题上具有潜力。回顾了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基本原理,及其用于三角翼前缘涡控制的研究进展。从来流条件、几何构型、激励参数等方面分析了DBD等离子体激励对流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不同激励频率下流场演化特性,分析了流动控制机理。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角度,对三角翼前缘涡控制的发展进行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