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50篇
航空   890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131篇
航天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为了研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问题,采用ASTMD3410对一系列复合材料进行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性能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呈线性关系,而对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应力应变不再呈线性关系,出现了失稳破坏,降低了压缩强度值.针对USN46200的压缩试验出现失稳破坏,分别采取增加厚度和改变试验标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试验件厚度不能解决此问题,改变试验标准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对于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压缩试验建议采用ASTM D6641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42.
融合加速退化和现场实测退化数据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浩伟  徐廷学  赵建忠 《航空学报》2014,35(12):3350-3357
针对先验信息为加速退化数据的情况,提出了利用非共轭先验分布进行Bayesian统计推断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不预先假定Wiener过程参数值的分布类型,利用加速系数将加速应力下的参数值折算到工作应力水平下,进而使用Anderson-Darling方法确定参数值的最优拟合分布类型。在对参数值进行折算时,根据周源泉提出的理论对Wiener过程参数与加速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参数估计时,通过极大似然法得到超参数的估计值,利用WinBUGS软件实现Markov Chain Monte Carlo仿真得到参数的后验均值。通过某型军用电连接器寿命预测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解决先验信息为加速退化数据时进行剩余寿命预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743.
惯性平台环架对零件的刚度、强度的要求很高,传统铝合金材料已经很难满 足新型平台的要求。对铝基复合材料早期性能和改良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分析 及力学试验,验证了铝基复合材料通过二次变形加工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强度和延伸率, 应用复合材料后,在大过载情况下能够有效抵抗变形,从而提高平台系统精度。  相似文献   
744.
复合材料层压板压缩剩余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复合材料含孔层压板的压缩剩余强度进行快速、精确地评估,采用了有限元渐进损伤剩余强度分析方法。使用Tsai-Wu准则作为强度判据,使用Abaqus用户子程序USDFLD对破坏的单元进行刚度折减。单元的刚度折减采用材料性能退化的方法实现。对复合材料含孔层压板进行有限元渐进损伤分析,得到了含孔层压板的破坏过程、破坏载荷和剩余强度,以及不同角度铺层的主要破坏类型。通过对复合材料含孔层压板压缩剩余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研究发现,使用Abaqus用户子程序USDFLD的有限元渐进损伤剩余强度分析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试验数据和有限元分析数据验证了Abaqus用户子程序USDFLD和刚度折减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渐进损伤剩余强度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45.
含低速冲击损伤层合板的压缩破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合板低速冲击后的压缩破坏研究对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按照ASTM D 7136、D 7137试验标准对CCF300/5228层合板进行低速冲击和压缩试验;基于累积损伤理论,以低速冲击数值仿真得到的损伤作为初始损伤,结合应变失效准则和材料性能退化方法,建立含低速冲击损伤层合板的压缩破坏分析模型;使用该模型研究CCF300/5228层合板的损伤演化过程和剩余压缩强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试验过程中的损伤现象,预测含冲击损伤层合板的剩余压缩强度;损伤扩展和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746.
利用无针搅拌头,对C71000铜镍合金和Q235低碳钢进行了搅拌摩擦搭接焊。借助拉剪试验、SEM和EDS,研究了搭接面低碳钢侧镀镍层厚度对接头拉剪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镀镍层可阻止Fe元素在焊接过程中发生氧化,减少焊缝接合面上的微孔隙。焊接过程中的高温以及高压作用,使Fe和Cu原子扩散到镀镍层中,实现两板料间无缝接合。增大接合面的低碳钢侧镀镍层厚度,有利于提高焊缝的拉剪强度,当铜镍合金侧和低碳钢侧镀镍层厚度分别达5μm和20μm时,接头拉剪强度最大,约为295 MPa,为无镀层接头拉剪强度的2.76倍,接近铜镍合金母材的剪断强度。  相似文献   
747.
疲劳强度概率分布的统计推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钧利  诸德培 《航空学报》1990,11(6):237-241
 本文就疲劳强度概率分布问题从统计角度出发,利用统计推断方法处理。通过三组较大子样的疲劳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与在假定一定的疲劳寿命概率分布下由数学分析方法推导出的理论概率分布完全不同的结论。该法中疲劳强度概率分布与疲劳寿命分布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48.
喷丸产生的残余拉应力场及材料的内部疲劳极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大型弹塑性分析有限元程序ADINA-84计算了40Cr钢9种规范的喷丸残余应力场,获得了残余拉应力场的计算表达式,并根据疲劳试验结果,提出了内部疲劳极限概念及喷丸强化的内部疲劳极限理论。  相似文献   
749.
李顺林  熊中侃 《航空学报》1991,12(12):623-627
1.引言 早在1974年和1975年Whitney与Nuismer就提出了预测含孔层合板拉伸强度的点应力准则和平均应力准则,他们假定的某一特征长度是与材料性能有关系。1977年Karlak只就准各向同性碳/环氧层合板的两种铺层顺序在特征长度中引进了考虑铺层顺序影响的  相似文献   
750.
张炜  林富甲 《航空学报》1992,13(3):133-138
 本文在综合考虑裂纹检出概率、检查间隔、初始裂纹尺寸分布,裂纹扩展、剩余强度分布等因素的条件下,提出了基于概率断裂力学原理的主副梁式机翼结构的破坏危险性分析方法。并以某型飞机机翼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副梁疲劳寿命对主梁的破坏危险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