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101篇
航天技术   115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3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化探散点数据图像化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依据,以方位取点加权法为插值方法.实现对化探原始离散点的图像化。本文简要介绍了化探数据图像化的步骤,并结合实际工作.给出一个化探图像与遥感图像融合的例子。经实地验证.由化探图像生成的化探异常区与己存在的矿床和矿点十分吻合,证明了此图像化方法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2.
研究基于像增强型CCD(ICCD)的空间高分辨率微光成像系统的成像性能。通过理论推导及数学仿真的方法,对系统在微光条件下的能量传递、极限分辨力、信噪比以及调制传递函数进行分析计算。研究表明,系统在黎明照度条件下具有较好探测能力,通过对ICCD器件制冷可以有效提高系统信噪比,实现满月照度的探测成像。  相似文献   
103.
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机 热集成分析为基础,对空间太阳望远镜主镜的热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全文说明了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可实现性以及其对热设计的指导、评价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4.
卫星遥感与海洋地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迫切需要应用航天工业的新技术、新方法 ,特别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海洋国土资源调查 ,研究和发射可以不断获取海洋地质调查新资料的遥感卫星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5.
把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性能参数分成空间性能参数和辐射性能参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对于工作频率的极化、天线尺寸和脉冲重复频率、天线波束的电扫描和成形、发射信号的频宽、以及观测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TDICCD在航天遥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文中介绍TDICCD的优点,重点阐述TDICCD在航天遥感器应用需要考虑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国外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7.
108.
随着民航机场建设的加强,机场导航台遥控方式的选择渐渐提上议程。针对无线控遥的特点和功能,提出了利用以PC机为主的无线遥控原理的硬件模型。  相似文献   
109.
We present a new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ionospheric models of nighttime E-region electron densities under geomagnetic storm conditions using TIMED/SABER measurements of broadband 4.3 μm limb radiance. The response of E-region electron densities to geomagnetic a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SABER-derived NO+(v) 4.3 μm Volume Emission Rates (VER). A storm-time E-region electron density correction factor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storm-enhanced NO+(v) VER to a quiet-time climatological average NO+(v) VER, which will be fit to a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ex in a future work.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our technique in two ways. One, we compare storm-to-quiet ratios of SABER-derived NO+(v) VER with storm-to-quiet ratios of electron densities measured by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Two, we demonstrate that NO+(v) VER can be parameterized by widely available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ices. The storm-time correction derived from NO+(v) VER is applicable at high-latitudes.  相似文献   
110.
基于改进的PRI方法对植被冠层叶绿素含量的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绿素是植被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对植被的健康状况有直接的指示作用。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快速地获取植被叶绿素含量对精准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各种光化学植被指数(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PRI)与叶绿素含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对叶绿素变化较为敏感的组合形式,并考虑土壤背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RI模型,同时利用在小汤山试验田获取的地面采样数据和实用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perative Modular Imaging Spectrometer,OMIS)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OMIS高光谱数据,模型能够很好地对植被冠层的叶绿素含量进行反演,反演的叶绿素含量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