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242篇
航天技术   86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01.
舰载机进舰任务中的驾驶员变策略控制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进舰任务中驾驶员的变策略行为,构建了驾驶员控制模型.变策略模型由离散行为模型和连续行为模型组成.使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方法实现驾驶员离散行为建模,根据飞行训练要求和驾驶员经验,确定滑动模态控制结构中的切换面和控制律参数;驾驶员连续行为采用经典的模型描述,依据转角模型理论确定模型参数.使用一个驾驶员判断偏差大小的功能模块,进行离散行为模型和连续行为模型的切换.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02.
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目标跟踪需要解决距离模糊问题。本文通过把脉冲间隔数和脉冲间隔变化量作为目标的离散状态,目标的距离和径向速度作为目标的连续状态,将HPRF雷达的跟踪和解距离模糊问题转换为贝叶斯框架下的混合估计问题并且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脉冲间隔数变化时仍可以正确地解距离模糊,并且跟踪精度比多假设方法高。  相似文献   
403.
基于导弹编队协同作战的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INS/Vision的相对导航方法。推导了领弹与从弹间的相对惯导方程,给出了使用视觉导航设备测量领弹与从弹间相对视线矢量的原理。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相对惯导信息和相对视线矢量信息,估计相对位置、相对速度和相对姿态。用信息理论分析相对导航系统可观测度,给出随机变量的熵和共有信息的定义,将共有信息作为系统可观测度的衡量标准,分析了INS/Vision相对导航系统状态的可观测度,由此确定位置估计精度最高时领弹与从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仿真研究验证了相对导航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观测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04.
载人航天器安全性概率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炳章 《宇航学报》1999,20(4):93-98
本文从载人航天的工程实际出发,对载从航天器的安全性定义、安全性模型、安全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全状态事件树分析,给出了载人航天器安全性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载人航天器安全性概率算法公式。最后,通过宇航界一个载人航天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05.
超静平台在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指向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超静平台在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指向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频率振源下平台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超静平台分层控制器。通过控制算法仿真表明,采用超静平台能充分消除星上振源对有效载荷的干扰,保持对观测目标精确指向。  相似文献   
406.
戴宁 《飞行力学》2004,22(2):6-10
从无人机自主进场着陆的功能需求分析出发。探讨了无人机自主进场着陆控制系统的智能递阶控制结构的组成,并对系统的各关键功能模块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精确4D航迹规划及跟踪控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7.
激光自动跟踪空间坐标测量系统的发展(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十年来国外在激光跟踪空间坐标动态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它集多种现代先进技术于一体,目前多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但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代表了计量学新的发展方向。下面将介绍球坐标法,三角法,多边法等多种测量方法,讨论单站,多站(双站、三站和四站)的测量原理及系统结构,还分析了各系统可能或已经达到到的精度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408.
用有限差分法解薛定谔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量子力学中大多数量子体系的哈密顿算符都比较复杂,薛定谔方程均不能得到严格解或分析解的问题,提出了用数学中的有限差分法来解决计算量子力学中薛定额方程的本征问题。对普通的径向薛定谔方程和含时的薛定谔方程进行了有限差分法的分析,给出了两种薛定谔方程的有限差分法的离散方程。并以线性谐振子为例,进行了计算机编程推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研究量子力学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9.
受地效影响飞机起飞着陆运动模型的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最小模型误差法和线性不连续跳跃多重打靶法建立的非线性辨识法,辨识了飞机起飞着陆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对于包含复杂非线性项的动态系统,本方法可以从实际试验测量的系统非线性数据,确定飞机处于地面效应影响运动过程的系统模型,而不需要预先详细描述系统的非线性形式。算例表明该方法对于原始近似动态系统的状态估计是足够精确的。  相似文献   
410.
陈金莉  李东海  孙先仿  姜学智 《宇航学报》2006,27(5):990-994,1058
针对具有多模型的HAVE DASHⅡ导弹对象,利用一种结构简单的鲁棒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为其设计了全弹道自动驾驶仪控制系统。设计中仅需要少量的模型集信息,并不依赖于某一具体子系统,对整个模型集具有通用性。由于不再需要设计多个控制器,因此避免了常规多模型切换摔制中抖动的产生。该方法利用模型估计器实时估计系统动态特性,只要参数选得合适,能无偏差地估计出模型集中每个系统动态特性,有很强的鲁棒性。此外。还利用了高增益观测器来获取控制律中所需的导数信息,使得整个闭环系统仪需要输出量反馈,降低该方法的工程实现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驾驶仪系统能够控制模型集中所有飞行条件下的状态准确快速地到达期望值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