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9篇
航空   144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lthough the Mars Express (MEX) does not carry a magnetometer, it is in principle possible to derive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orientatio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pick-up ions measured by the Ion Mass Analyser (IMA) on board MEX because pick-up ions' orbits, in velocity phase space, are expected to gyrate around the IMF when the IMF is relatively uniform on a scale larger than the proton gyroradius. During bow shock outbound crossings, MEX often observed cycloid distributions (two dimensional partial ring distributions in velocity phase space) of protons in a narrow channel of the IMA detector (only one azimuth for many polar angles). We show two such examples.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are used to derive the IMF orientation from the observed cycloid distributions. One method is intuitive (intuitive method), while the others derive the minimum variance direction of the velocity vectors for the observed ring ions. These velocity vectors are selected either manually (manual method) or automatically using simple filters (automatic method). While the intuitive method and the manual method provide similar IMF orientations by which the observed cycloid distribution is well arranged into a partial circle (representing gyration) and constant parallel velocity, the automatic method failed to arrange the data to the degree of the manual method, yielding about a 30° offset in the estimated IMF directio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derived IMF orientation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instrument resolution. The source population for these ring distributions is most likely newly ionized hydrogen atoms, which are picked up by the solar wind.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定频积分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详细分析了它的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原理。  相似文献   
93.
适用于30cm离子推力器的5kW电源处理单元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满足更大范围的卫星应用需求,我国正在研制30cm离子推力器。30cm离子推力器瞄准全电推进卫星平台、近深空探测器对推进任务的需求,对提高卫星平台先进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配合30cm离子推力器的研制,同时设计了输出功率达到5kW的电源处理单元。该设计实现了一种输出功率为1kW的模块,通过串联组合可以达到输出5kW功率要求,提出了一种"最佳"的平顶变换及软开关的全桥电路拓扑,达到了95%的转换效率,同时还能容易实现屏栅电源的N+1冗余设计。并且通过高压组件的完全灌封,有效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4.
为适应复杂的航天器外形,文章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离子推力器真空羽流的基本特征。首先,介绍了非结构网格划分的方法,并分析了建模区域生成各种拓扑关系的特点;然后,提出了粒子穿越网格的具体算法,包括有利于减少计算量的结合矩阵重标号的带宽压缩算法;最后,开展了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以上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The reductive perturb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dust acoustic soliton in dusty plasmas with streaming ions under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theoretic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self-consistent dust charge variat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It is shown that the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can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magnitude of the dust negative charge, and ion streaming velocity firstly raise the magnitude of the dust negative charge and then lower it. With the growth of (Ultraviolet) UV photo flux or ion streaming velocity, the phase velocity and width of the solitary waves decrease, whereas its amplitud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96.
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少华  朱荻 《航空学报》2009,30(9):1788-1794
微尺度线电极电解是近期出现的一种新加工方法,采用钨丝作为线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电极无损耗,通过控制工具电极轨迹可实现微细结构加工。建立了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模型;通过微尺度线电极叠加微幅振动,促进了加工间隙中电解液更新;针对加工电压、脉冲宽度、脉冲周期和加工速度等影响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对比试验,并对加工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采用电化学腐蚀原理进行微米尺度线电极的在线制作,在线制得直径10 μm和2 μm的线电极,实现了切缝宽度为20 μm以下的复杂微细结构以及切缝宽度为8 μm以下的微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97.
“嫦娥1号”(CE-1)、“嫦娥2号”(CE-2)都安装了1台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High-energetic ParticlesDetectors,HPD)和2台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olar Wind Ion Detectors,SWIDs),进行了月球轨道200 km和100 km空间环境探测,获得了月球轨道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质子、电子和重离子)能谱随时间的演化特征、等离子体与月球相互作用特征以及太阳风离子速度、密度和温度参量。空间环境探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低年、空间环境扰动水平相对较低、月球处于太阳风中时,近月空间带电粒子环境的基本特征与行星际空间相比变化不大。CE-1、CE-2在轨运行期间,发现了多起0.1~2 MeV能量电子急剧增加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在月球从太阳风运动到磁尾的所有空间区域,其中20%的事件伴随着卫星周围等离子体离子加速。模拟和统计研究表明:能量电子急剧增加使得绕月卫星和月球表面电位大幅下降导致了离子加速现象的发生;能量电子总流量大于1011 cm-2时,绕月卫星和月球表面充电电位可达负的上千伏。此外,月表溅射与反射太阳风离子、太阳风“拾起”离子等空间环境事件的发现,揭示了太阳风离子和月球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98.
为优化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EarthOrbit,GEO)卫星平台设备布局空间,提出东西板外挂安装锂离子蓄电池的构型布局方案,从力、热、流程等方面分析东西板外挂安装锂电池构型布局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并以135A·h锂离子蓄电池为对象进行设计分析预算。结果表明,与服务舱南/北板内挂安装相比,锂电池采取东西板外挂安装更具优势,不仅腾出平台舱内大量设备布局空间,而且能优化研制流程;此构型的力、热设计条件均有改善,尤其是热控加热功率与散热面积均减少70%,设计资源节省显著,是提升卫星平台总体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离子火箭发动机羽流组成和各种粒子的产生机理,建立了束离子、中性推进剂原子、交换电荷离子的物理模型,并以20cm氙离子火箭发动机为例计算了羽流中各种粒子的空间分布。通过对羽流组分分布特性的分析,提出了羽流污染防护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电推进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天平 《火箭推进》2015,41(2):7-12,32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是我国电推进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的主要单位。2014年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电推进发展中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进展,分别从空间飞行试验、型号产品研制、新产品开发、专业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系统介绍。空间飞行试验包括了SJ-9A卫星离子电推进系统和XY-2卫星霍尔电推进系统,型号产品研制包括了DFH-3B平台首发卫星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DFH-5卫星平台和全电推进卫星平台的LIPS-300离子电推进系统及LEO大型航天器主动电位控制系统,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包括LIPS-200+,LIPS-100和LIPS-400等离子推力器及LHT-140霍尔推力器,电推进专业技术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栅极组件工作寿命分析及概率性评估、放电室性能分析及优化以及基于等离子体能量沉积的推力器热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