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离散RCS的PWPF调制方式改进及混合控制逻辑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陆艳辉  张曙光 《航空学报》2012,33(9):1561-1570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再入控制常涉及离散的反推力控制系统(RCS)和连续的气动舵面的混合控制,其中避免离散RCS出现极限环振荡和混合控制的逻辑是设计的关键问题。为此,对应用脉宽脉频(PWPF)调制的离散RCS进行极限环振荡行为的离散描述函数法预测,推导极限环出现条件,设计了一种前置非对称死区环节规避极限环而不损失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便于工程应用的RCS与气动舵面混合控制逻辑。通过对典型飞行器的控制仿真验证表明,改进的离散RCS的PWPF调制方式及设计的混合控制逻辑能够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2.
局部进气条件下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掺混燃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龙  李平  李光熙  南向谊 《推进技术》2013,34(9):1222-1230
为揭示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富燃燃气与空气在涡轮局部进气条件下的混合增强机制和燃烧反应机理,对富燃燃气与空气的湍流混合及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两类燃烧组织方案的掺混和燃烧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涡轮局部进气条件下波瓣混流器强化掺混的主导因素是大尺度流向涡的对流型混合,涡轮局部进气对涡系的初始空间分布及涡量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其对下游掺混质量的影响与波瓣型面相关;肼分解燃气与空气的燃烧是一种分支链锁反应,其主要反应历程是氢气的氧化反应和氨气的分解,热混合效率可作为掺混燃烧效率预测的重要参考量。   相似文献   
93.
为探究大分子碳氢/小分子醇类燃料氧化机理,明晰航空煤油/生物质替代燃料的燃烧本质,构建并验证了包含173种组份、720步反应的RP-3航空煤油/正丁醇混合燃料反应机理,并对其在压力为0.1MPa、当量比为1.0、温度为1100,1300,1500K条件下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正丁醇会延长混合燃料着火延迟期,30%的掺醇比使混合燃料着火延迟期延长了101.3μs;烷烃脱氢后的异构体以及裂解后的小分子基元团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正丁醇的添加对大分子异构化及裂解过程影响较小;温度的升高使除R1(H+O2=O+OH)外的大部分反应的敏感性系数显著降低并保持在30%以内。而正丁醇的添加使消耗OH,HO2等物质的反应的敏感性系数提高,也会影响小分子基元团的摩尔分数。  相似文献   
94.
环氧共混树脂的光固化及其表面化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有机硅环氧树脂紫外光辐照共混改性的工艺条件,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手段对树脂改性效果和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为光引发剂,当质量分数为5%时,随着E-44含量的增加,共混树脂体系的光固化速度加快.当两者质量比为1∶ 2时,经15min的紫外光辐照后,共混树脂体系的凝胶率可达93%.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光固化的同时,试样的表面被紫外光辐照时产生的臭氧和原子氧部分氧化,转化为一层含C的氧化硅(SiO x )膜.   相似文献   
95.
利用贫氧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与侧喷空气混合进行了超声速补燃实验。运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N-S方程和组分连续方程组,对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考察两种掺混器的穿透深度、流向涡强度等参数,比较了二者的混合及燃烧增强效果,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桶型掺混器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96.
甲烷气体的冲击状态方程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甲烷气体的冲击状态方程,用一维无粘流体反应动力学方程组。分别以7组元17步反应和13组元加步反应模型计算了常温下压力为0.12MPa时受高速飞片撞击的甲烷气体的Hugoniot数据,给出了飞片速度为3km/s-9km/s范围内9种条件下的数值结果。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当飞片速度较低(如3km/s)时两种反应模型给出相同的结果。通过较高飞片速度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13组元40步反应模型给出的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
用Ti/Cu/Ni中间层二次部分瞬间液相连接Si3N4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Cu/Ni中间层对Si3N4陶瓷进行二次PTLP连接,研究Ti箔厚度、连接工艺参数对Si3N4/Ti/C/Ni连接强度和界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i箔厚度对连接强度的影响是通过对反应层厚度的影响体现的;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改变二次连接工艺参数对Si3N4/Ti/Cu/Ni二次PTLP连接界面反应层厚度无明显影响,其对室温强度的影响是由于连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变化所导致的;Si3N4/Ti/Cu/Ni二次PTLP连接界面微观结构为Si3N4/反应层/Cu-Ni固溶体层(少量的Cu-Ni-Ti)/Ni.  相似文献   
98.
李洁  陈伟芳  任兵 《推进技术》2005,26(2):106-110
构造可仿真含化学反应的稀薄/连续不同流动区域的DSMC/EPSM混合算法,应用该算法,数值模拟过渡区有横向喷流干扰的二维有限平板高超声速化学反应流场,分析流场结构和物面气动系数分布等特性,充分反映稀薄/连续混合区域高超声速流动中的化学反应效应,同时通过与DSMC算法比较,论证DSMC/EPSM混合算法的可行性与计算效率相对提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
时空守恒元和解元方法的爆震波一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基元化学反应模型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脉冲爆震发动机一维非定常反应流数学模型。应用一种改进的时空守恒元和解元(CESE)方法建立控制方程的差分格式,针对化学反应源项的刚性问题,在对非线性源项进行线性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隐式梯形方法实现源项的积分。对氢氧爆震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应用CESE方法和基元化学反应模型能够成功地模拟氢氧爆震波的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未加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1和加入氧化-还原固化体系的丙烯酸酯胶粘剂HCB2进行热分析,确定两种不同胶粘剂的固化温度范围,并利用Kissinger,Ozawa和Crane方法计算出HCB1胶粘剂和HCB2胶粘剂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研究和探讨氧化-还原固化体系在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固化体系,可以降低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反应的固化温度和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