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研究了敏捷导弹六自由度导弹动力学建模和仿真问题,首先给出了用于拦截器的姿控脉冲发动机和用于空空导弹敏捷转弯的反作用喷气控制系统的力学模型,然后给出了带干扰(包括风的干扰)的具有大迎角大姿态机动能力的敏捷导弹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最后利用上述模型对先进空空导弹的越肩发射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部分结果。该模型除了可以进行一般的导弹动力学仿真外,尤其适用于空空导弹敏捷转弯(含越肩发射),高空弹道导弹拦截器的大姿态机动等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232.
为了提高蒸发管内燃油喷雾的蒸发速率,提高可燃混合气中燃油气相浓度,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雾化燃油在热惰性气体中的预蒸发过程和在热空气中的预蒸发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油雾在热惰性气体中的纯物理蒸发过程相比,由于"冷火焰"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大大提高了燃油在热空气中的预蒸发的油雾蒸发速率和可燃混合气中的燃油气相浓度.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33.
杨广峰  路梦柯  薛安源  李虎林  崔静 《航空学报》2020,41(10):423582-423582
铝作为目前最经济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导热性好、导电性好等优点。然而,金属铝在氯离子环境中容易发生点蚀。根据中性溶液中铝表面点蚀反应机理,结合液体流动和相变特性,建立了三维格子Boltzmann铝点蚀模型,研究了中性溶液中铝表面的点蚀现象,弥补了传统实验方法的不足。采用建立的腐蚀模型对整个铝点蚀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组分的浓度分布以及不同参数与腐蚀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铝的腐蚀程度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初始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和腐蚀反应速率的增大,铝被腐蚀得更严重。三维格子Boltzmann铝点蚀模型为金属腐蚀数值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4.
机械合金化对Laves相Cr_2Nb固相热反应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 MA) 对Laves 相Cr2Nb 固相热反应合成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 MA 对Laves 相Cr2Nb 的固相热反应合成产生了活化效果, 它使反应合成温度显著降低。未经MA 处理的原始Cr、Nb 元素粉充分合成出Laves 相Cr2Nb 的固相反应温度在1200℃以上, 而经MA 处理的球磨粉的充分反应温度可降低到900℃。MA 时间对反应合成进行的程度有较大影响。在900℃× 3h 的退火条件下, 使Laves 相Cr2Nb 充分反应合成的MA 时间应不低于15h。  相似文献   
235.
基于有限体积迎风格式对超声速燃烧流场进行了的数值模拟.由于超声速燃烧流场绕流的复杂性,要求对多组分Euler/N-S方程求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及效率.本文引用辅助点方法建立了具有空间二阶精度的van Leer迎风矢通量分裂格式,并应用于超声速燃烧流场绕流的数值模拟.化学反应为氢气/空气十反应模型,采用考虑了化学反应特征时间的当地时间步长显式Runge-Kutta时间推进格式.对钝头体模型爆轰现象、后向台阶氢气喷射及二维内外流超声速燃烧流场模型进行了区域分裂技术的并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作了对比,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6.
在力限振动试验复杂TDFS方法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带约束边界结构有效模态质量的获取方法—广义模态约束反力法。针对具有约束边界的结构,从其整体分块动力学方程出发,对其进行了详细理论推导,获得由各阶模态频率及对应的广义约束反力来计算各阶有效模态质量的理论方法。最终通过一端约束的悬臂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7.
提出了一种测试聚氨酸预聚体合成中氨酯化反应和支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并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乙二醇(EG)的预聚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3CNMR测出的支化概率值跟从理论模型中获得的支化概率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38.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三种钎料Pd-Ni、PdNi-(5~14)Cr(wt%, 下同)和PdNi-(15~26)Cr在Si3N4陶瓷上的润湿情况.结果表明,在1250℃/30min的真空加热条件下,随着Cr元素的加入钎料润湿性逐渐改善.Pd-Ni钎料中未加入Cr的情况下,反应层中主要是Pd参与反应,生成相应的Pd-Si等相,Ni也参与反应生成Ni-Si等相;当钎料中加入活性元素Cr以后,反应层中主要为Cr参与反应,同时生成相应的Cr-N和Cr-Si等相,另外反应层中也有一部分Ni参与反应.在PdNi-(5~14)Cr/ Si3N4的界面反应层中出现了薄的黑色Cr-N层,对于Cr含量更高的PdNi-(15~26)Cr钎料,在靠近Si3N4的界面即形成Cr-N反应层.  相似文献   
239.
对带(B4C C)涂层的SiC纤维增强Ti-153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对界面反应层做能谱成分分析及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界面反应层为TiC,TiB2和TiB相的组合物.采用不同的热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并分别进行拉伸实验及扫面电镜观察,从而得出不同界面结合状态与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对经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具有不同界面反应层厚度的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层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40.
双相TiAl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Al-Ti-TiO2-Nb2O5系的原位放热反应合成了Al2O3/TiAl基复合材料,观测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其强化机理.结果表明:Nb2O5的加入获得了双相基体和弥散分布的Al2O3第二相颗粒,随其掺杂量的增大,组织明显均匀并细化.复合材料的硬度呈直线增加,相对密度也增大.当Nb2O5掺杂量为6wt%时,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最佳,高达642MPa.通过异相界面电子结构解释了双相基体的强化原因,同时以内晶颗粒残余应力原理说明了强度随Nb2O5掺杂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