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5篇 |
免费 | 1490篇 |
国内免费 | 96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007篇 |
航天技术 | 1062篇 |
综合类 | 865篇 |
航天 | 12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15篇 |
2021年 | 258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265篇 |
2018年 | 278篇 |
2017年 | 287篇 |
2016年 | 343篇 |
2015年 | 286篇 |
2014年 | 423篇 |
2013年 | 350篇 |
2012年 | 393篇 |
2011年 | 432篇 |
2010年 | 299篇 |
2009年 | 342篇 |
2008年 | 357篇 |
2007年 | 403篇 |
2006年 | 356篇 |
2005年 | 290篇 |
2004年 | 243篇 |
2003年 | 253篇 |
2002年 | 201篇 |
2001年 | 198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312.
具有多个执行机构Lurie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rie时滞控制系统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本文根据微分方程理论,提出了不确定性具有多个执行机构的Lurie时滞控制系统时滞相关稳定的充分性判据,并给出系统衰减速度的估计方法。该方法仅需假定时滞有界,因而其结论适扩用于变时滞的系统。文末给出应用本文结果的两个应用实例,并与相关成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3.
双三角翼飞机气动力工程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双三角机翼比三角机翼气动布局具有更优越的升阻特性.飞机空气动力的工程计算是用数值方法寻求飞机最优设计方案的基础.采用基于面积比思想的半经验工程算法计算了双三角翼飞机的升力系数曲线斜率、零升阻力系数和诱导阻力因子.结果经风洞试验数据校验,精度完全能满足飞机方案设计要求.算法在某改型飞机方案设计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14.
315.
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开展了其排气系统气动型面参数化设计方法和气动性能的研究。通过控制外涵、内涵喷管流道的中心线形状和流通面积,设计了外涵、内涵分开排气喷管气动型面。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喷管的流场结构,并分析了外涵落压比和自由流马赫数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在自由流马赫数为0.050时,推力系数随外涵落压比的增大而增大,在自由流马赫数为0.785时,推力系数随外涵落压比的增大而减小;在外涵落压比相同时,自由流马赫数越大,核心机舱外罩b段与尾锥b段所受轴向力在喷管总推力中所占比例越大,对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也增大。 相似文献
316.
317.
为了研究高主流湍流度下二次流密度比对涡轮导叶全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使用热色液晶测量了在主流湍流度为15%,二次流密度比为1.0和1.5下三维涡轮导叶的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二次流与主流质量流量比为7.0%和12.5%。结果表明:二次流密度比增大可以降低冷气射流的动量,小流量比工况下,在叶片前缘和压力面前半段,动量较低的二次流在高主流湍流度的影响下更易耗散,增大二次流密度比使冷却效率明显降低;大流量比工况下,二次流动量降低使气膜孔后区域冷气贴附性增强,气膜冷却效率和冷气覆盖效果均得到提升。小流量比工况下,二次流密度比增大对叶片表面换热的影响较小;大流量比工况下,二次流密度比增大使吸力面中弦区域和压力面后半段的平均换热系数比分别降低15%和25%。 相似文献
318.
319.
凹腔对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来流温度为780~850℃、来流马赫数为0.16及油气比为0.002~0.006的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凹腔对喷油/稳定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燃烧效率及熄火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进行辅助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油气比条件下,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均能实现稳定高效燃烧;不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燃烧效率始终低于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随着油气比的增加,两者燃烧效率差距逐渐缩小;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较不带凹腔的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有更好的熄火性能;凹腔结构促进了燃油雾化与蒸发,从而提高一体化支板火焰稳定器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320.
为了减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pulse detonation engine)单次循环时间,缩短爆燃向爆震转变DDT(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距离是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在头部添加球形点火腔的新型爆震管道结构设计方案,并采用丙烷和空气为可爆混合物,通过对新型爆震管DDT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其对DDT距离以及DDT时间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头部采用球形点火腔后,点火腔中的压缩波经过多次反射后,能够在爆震管中更快地促使爆震波形成,DDT距离大大缩短;当球形点火腔直径为1.5倍等直爆震管直径时,相对于常规等直管爆震管结构,其DDT距离和过程时间分别减少了14%和16.2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