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91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7 毫秒
71.
在相对旋转坐标系下采用Harten,Lax and van Leer contact (HLLC) 格式离散对流项,自行开发了基于多块结构化网格的有限体积程序,实现了对叶轮机械内部流场的数值求解.分别对半开式径向叶轮、闭式后弯叶轮展开数值模拟,程序和商业软件计算得到的不同叶高处表面压力数据,其相对差异不超过1%,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针对湍流方程的扩散项,分别使用完全离散和略去交叉导数项离散,通过对湍流黏度等值线、气动轴向力和力矩的比较表明:在网格正交性较好的情况下,略去交叉导数项的离散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小于1%,显著地减小湍流方程离散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72.
航空发动机叶尖径向间隙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空发动机叶尖径向间隙是影响其性能和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简述了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而量化间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摸清叶尖间隙随飞行里程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影响叶尖间隙的主要因素有热负荷、离心负荷、转子不平衡响应、转子热弯曲、机动载荷等,基于各影响因素认为,通过转、静子变形来综合计算分析稳态、瞬态间隙是目前发动机叶尖间隙主要分析方法。为数值分析发动机叶尖间隙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3.
径向进气旋转盘腔换热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流量系数和旋转雷诺数对径向进气旋转盘换热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对径向进气旋转盘腔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的旋转盘表面温度,获得了局部努赛尔数分布和平均努赛尔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径向进气旋转盘腔内流动复杂,旋转盘面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受流动影响出现多头分布的规律;同时,随着旋转雷诺数和流量系数的增大,转盘的平均努赛尔数增大,平均换热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74.
为了改进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的监控手段,探讨了一种飞行事故征候率的监视和控制方法。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各月飞行事故征候率统计数据,通过进行概率分布形态假设检验,证明了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和万次率均服从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基于正常情况下事故征候率超出警戒值的概率小于0.1%的假设,分别给出了飞行事故征候率服从正态分布与服从Weibull分布时的警戒值。计算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概率分布所得到的警戒值相对差仅为1%左右。鉴于飞行事故征候率数值非负的特性,推荐首选Weibull分布确定警戒值。另外,还依据警戒值给出了飞行事故征候率的监视和控制图,并给出了飞行事故征候率的控制准则。研究结论对于民用航空安全的监视与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影响毫米级微型涡轮气动性能的若干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磊  严泽想  邹正平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0):2287-2296
根据毫米级微型向心涡轮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经验关联进行了涡轮性能与几何气动热力学参数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动设计过程中各关键参数对微型向心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通过毫米级微型向心涡轮气动方案的设计,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对上述分析的系列参数选取原则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针对毫米级微型涡轮中绝热壁面条件已不适用情况,探讨了固壁传热对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这些研究为毫米级微型涡轮气动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压电效应的轴/径向耦合式球转子非接触式压电作动器,由轴向悬浮装置及径向悬浮装置组成,且两者均可形成行波,为球转子提供悬浮力和驱动力。由于轴向悬浮装置和径向悬浮装置的工作模式可进行不同组合,使得被诱发出的声场具有不同耦合强度的悬浮和旋转驱动力,进而球转子可获得不同的悬浮和转速效果,易于对球转子进行状态控制。建立了轴向悬浮装置及径向悬浮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对定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确定了结构方案,并加工、制造了样机。通过试验得到了定子的振动参数、轴向悬浮装置的悬浮及驱动特性,结果表明轴向悬浮装置可成功的悬浮和驱动球转子。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脉动流场不同类型的进出口边界条件,比较了端壁边界条件的不同给法,并用基于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的商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数值研究了进出口、端壁的边界条件和级数截断误差对气动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出口边界条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端壁边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取傅里叶级数约前15项后,截断误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8.
针对航空维修差锚问题.以SHEL模型理论和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模型为基础,建立面向设计的维修差错分析方法。该方法从设计角度对维修事故/事故征候进行追溯性分析,找出导致事故/事故征候的设计诱因.为改进设计提供建议。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螺旋桨飞机的研制设计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动力系统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螺旋桨动力系统对飞机的影响主要包括螺旋桨拉力和扭矩、气流斜吹螺旋桨产生的径向力以及滑流影响。螺旋桨径向力的风洞试验在国内尚属探索研究阶段,本文结合型号研制实际应用,对气流斜吹螺旋桨产生的径向力的机理和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种以螺旋桨直接模拟法为基础的螺旋桨径向力风洞试验方法,并通过理论和试验方法完成了试验结果的相关性修正、全机对螺旋桨径向力的上洗等干扰修正,获得了可以满足工程研制使用的螺旋桨径向力数据,可为同类的螺旋桨飞机总体气动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叶片掠对跨声转子进口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NASA Rotor 37跨声转子作为原型叶片,在叶片90%展高以上通过移动叶型基元的弦向位置构造叶尖掠特征,共有包括原型转子、2个前掠转子和2个后掠转子等5种不同叶型几何的算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得到5种转子的总体特性并获得三维流场.结果表明:叶尖前掠减小了叶片尖部进口的平均攻角,而后掠则使攻角增大.引入周向平均无黏动量方程,计算出由周向平均所产生的周向不均匀源项及径向平衡方程的各项数值,并对比其在5个转子进口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攻角变化之间的关联.通过改变进口的流动平衡,叶尖前掠使轴向速度增大、周向速度减小,进而使得攻角减小;后掠则在叶尖起到了相反的效应.采用这种准三维方法研究了叶片掠对叶片进口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