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航空   434篇
航天技术   138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多普勒波束锐化(DBS)利用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的差别来分辨目标。但它需要较长的相关处理时间。在这期间,由于目标本身的多普勒频率是变化的,当多普勒频率变化率较大时,容易产生频谱的混叠。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DBS方法,相关处理时间随目标回波信号频谱宽度自适应调整,以克服频谱混叠,达到分辨目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它在目标多普勒频率变化率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地对群目标进行分辨。  相似文献   
152.
本文论述了采用我校研制的SCE-48单片机开发装置,开发MCS-48系列单片机,使之与加速度计相结合,并研究提高微重力加速度计性能的具体方法。对加速度计的数学误差模型进行了测定,试验分析表明,加速度计与单片机组合后,其精度、零偏和非线性等均有明显改善。本文的研究方法也可推广到陀螺仪和其它传感器。  相似文献   
153.
相控阵雷达扫描波位和扫描时间的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详细讨论了在相控阵雷达设计中扫描波位如何确定的问题。扫描波位的确定原则是使雷达系统既满足一定的检测概率和作用距离,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扫描整个空域。这就必须在波位驻留时间和平均增益损失等因素之间进行折衷。为了进一步节省扫描时间,还对如何利用数字波束形成( D B F) 技术实现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4.
本文描述用电子束辉光法测量高超声速流中平均密度、速度以及密度变化特征的物理原理和过程。对此法用于平板上激波层稳定性问题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作了分析。内容通过风洞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5.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ufacturing quality of electron beam welding,some technologies are developed by using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electron beam.Comparing with the conventional electron beam welding,the usage of multi-beam technology and micro-beam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In addition.the development of beam diagnostic system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6.
零偏温度漂移是影响高精度MEMS加速度计整体性能的关键指标,敏感结构机械零位的温度漂移和电路零位(电容检测电路)的温度漂移是加速度计零偏温度漂移的直接原因。分析了影响加速度计零偏温度系数的3种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某型加速度计伺服电路温度性能测试筛选方法,有效减小了电路零位的温度漂移。采用了全硅表头,同时对表头封装粘接方式进行优化,大幅减小了表头机械零位的温度漂移。经过这些优化措施后,加速度计的温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零偏温度系数由1.3mg/℃减小到0.5mg/℃,零偏的常温稳定性(1h)达到0.108mg,重复性(6次)达到0.141mg。  相似文献   
157.
对Ni18%和0Cr15Ni5Cu2Ti超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异种钢材之间进行了电子束焊接工艺试验,就其工艺可焊性及接头性能、金相组织、焊缝质量、力学性能等开展研究,采用X-探伤、静载强度、金相观察、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试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58.
为提高硅橡胶胶黏剂胶接石英陶瓷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温性能,研究了胶接面湿热状态、打磨程度、胶层厚度、操作等待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胶接强度的影响。在试片正常烘干、打磨的情况下,当胶层厚度为0.4 mm、操作等待时间小于0.5 h时,胶接效果最优,其压缩剪切强度达到了3.06 MPa。探索了底涂剂处理对胶接强度和耐温性能的影响。在温度不高于100℃时,底涂剂A的效果较好。经底涂剂A处理后,胶接试片常温下的强度提高了13.7%,达到3.48 MPa;100℃时的强度提升率达到37.7%。在更高温度下,底涂剂B的效果更为显著。经底涂剂B处理后,胶接试片常温下的强度提升了10.1%,达到3.37 MPa;300℃时的强度提升了44.0%,达到1.57 MPa;200℃时的强度提升率最高,为49.0%。测试结果为高温条件下石英陶瓷胶接结构的胶接工艺优化及其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9.
W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activity concerning the test of the Einstein Weak Equivalence Principle with an accuracy of about 5 × 10−15. The experiment will be performed in an “Einstein elevator” using a differential accelerometer with a final sensitivity of about 10−14 g/Hz1/2. The differential accelerometer is spun about an horizontal axis at a frequency in the range 0.5–1 Hz in order to modulate, during the free fall, the signal from a possible vio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Principle. In the paper the perturbing effects with the same signature of the possible violation are analyzed and constr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laboratory with a first prototype of the differential accelerometer are discussed, comparing this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a new prototype.  相似文献   
160.
研究了两端弹性转动约束跨中受集中力作用梁的弯曲特性,给出了弯矩和挠度计算公式,分析了转动约束刚度对弯曲特性的影响。梁的弯曲特性不仅与转动约束刚度有关,而且还与梁的长度及弯曲刚度有关。当转动约束刚度参数小于0.01时,可近似按刚性转动约束计算;当转动约束刚度参数大于12时,可近似按自由转动约束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