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339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杨立军  刘陆昊  富庆飞 《航空学报》2021,42(12):624974-624974
本文总结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雾化特性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预测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失稳特性的理论方法,介绍了有关非牛顿流体射流初次雾化的实验现象和特性参数。当射流初次雾化的过程结束后,破碎产生的液滴会在高速气流中发生二次雾化。随后,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非牛顿流体液滴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分析了液滴二次雾化的实验现象,总结了不同种类液滴二次雾化过程中所研究特性参数,如破碎模态、临界韦伯数和初始变形时间等随来流气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基于液滴二次雾化物理过程所建立的预测喷雾场液滴平均粒径的雾化模型。最后,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给出了非牛顿液体射流初次雾化和二次雾化实验研究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2.
基于孔边距约束和Shepard插值的孔位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  郑守国  李江雄  柯映林  陈磊 《航空学报》2015,36(12):4025-4034
在飞机装配中制孔的位置精度直接影响飞机的最终装配质量,自动化制孔以飞机数模为基准,受装配误差影响,在机翼翼盒等封闭结构中,难以确保制孔位置与骨架沟槽关键特征的边距满足工艺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孔边距约束和Shepard插值的自动化制孔位置评价及修正方法,通过激光跟踪仪及扫描仪获取实测骨架点云数据并进行去噪和配准,将骨架理论孔位映射到点云模型获得实际制孔位置,提取骨架沟槽关键特征的边界点并构造Ferguson曲线作为边界曲线,基于此计算制孔约束区域中实际孔位的边距及孔边距偏差。针对孔边距可能超差的情况,提出一种先基于孔边距偏差修正约束孔位再利用Shepard插值法修正其余孔位的孔位修正策略,在满足孔边距要求的同时保留了原孔位的行列分布特性。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某型飞机机翼骨架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124.
为了飞行试验测量运输机襟翼压力分布,国内首次研制了测压带。提供了直接打孔法与测压带法的飞行试验比对测量结果,表明测压带法是准确适用的。在飞行试验中采用测压带测得了某后退双开缝襟翼起飞、着陆构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襟翼起飞构型的气动设计有待改进,襟翼着陆构型气动效率较高。测压带法适用于飞行试验空气动力学研究和飞机气动特性的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125.
旋转对带斜肋和双排孔通道孔流量系数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工作叶片内部通道布置斜肋情况下的气膜孔流量系数,利用商业软件对带60°肋和双排气膜孔出流的旋转矩形通道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道入口雷诺为数60 000,罗斯贝数为0,0.11,0.22,气膜孔总出流比0.22.通道静止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左侧孔和右侧孔的流量系数差别不大.通道顺时针旋转时,两个孔的平均流量系数增加90%左右,左侧孔流量系数是右侧孔流量系数的4~5倍.通道逆时针旋转时,两个孔的平均流量系数减小10%左右,左侧孔和右侧孔流量系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6.
对涡轮叶栅端壁上游4种气膜冷却结构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在不同吹风比情况下涡轮叶栅端壁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无槽气膜孔冷气射流在孔下游与主流相互作用形成1对转动方向相反的耦合涡,主流被卷入耦合涡并冲击到了端壁,使得孔间壁温接近主流温度,气膜冷却效率很低;带槽气膜孔抑制了耦合涡的形成,冷却了孔间端壁,气膜冷却效率较高,而且,随着槽深度的增加,冷气的展向(Y向)宽度逐渐增加,扩大了冷气覆盖区域,提高了端壁气膜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127.
涡轮叶片上收缩-扩张形孔排的全表面气膜冷却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摸清新型收缩-扩张形孔在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冷却特性,采用一种可进行全表面测量的稳态液晶测量技术测量了收缩-扩张形孔排在涡轮叶片模型上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研究了基于叶片弦长的主流雷诺数和二次流-主流流量比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并与叶片上圆柱形孔排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受叶栅通道涡作用,两种孔排的射流轨迹在吸力面呈聚敛状;在压力面则呈发散状;但通道涡对收缩-扩张形孔排射流的影响较弱。收缩-扩张形孔排在吸力面和压力面上的气膜覆盖范围和冷却效率都远大于圆柱形孔排,而且收缩-扩张形孔排的冷却效率随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压力面上,叶片型面结构使得收缩-扩张形孔排以及圆柱形孔排的气膜覆盖效果好于吸力面。在本文的实验雷诺数范围内,主流雷诺数对收缩-扩张形孔排的冷却效率分布特征以及冷却效率数值大小的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128.
涡轮叶片吸力面上收敛缝形孔气膜冷却效率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玉  张靖周  何飞  郭文 《航空学报》2010,31(6):1115-1120
运用RNG湍流模型对叶片吸力面开设收敛缝形孔的冷却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叶栅通道主流入口雷诺数Re=4×105~6×105和二次流吹风比M=0.5~3.0范围内,沿吸力面3个典型弦向位置处(分别对应叶栅通道喉部上游、喉部和喉部下游)开设收敛缝形孔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各位置处收敛缝形孔吸力面的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和主流入口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升高;与圆形孔相比,各位置处收敛缝形孔沿流向的冷却效率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在展向上的分布较均匀;在相同的主流入口雷诺数和二次流吹风比下,位于喉部上游位置的收敛缝形孔冷却效率大都高于其他位置。  相似文献   
129.
张永  李明  韩增尧 《航天器工程》2008,17(2):99-103
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的超高速撞击对在轨航天器,特别是长期留轨的栽人航天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可导致灾难性失效,为此航天器采用了各种Whipple类防护方案以提高其在轨生存能力。穿孔孔径是研究弹丸超高速撞击下航天器舱壁撞击损伤的重要参数之一。文章对目前所建立的Burch损伤经验公式与Schonberg—Williamsen穿孔经验公式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其各自特点;同时,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弹丸超高速正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后墙的穿孔孔径经验公式,为航天器的灾难性失效分析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飞机总体参数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沈伋  韩丽川  沈益斌 《航空学报》2008,29(6):1538-1541
 现有的飞机总体参数优化方法在效率和适应性上存在不足。考虑到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基于群智能方法的演化计算技术,它对不同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较常规方法更具简便性和适用性。因此,提出了使用非数值计算的粒子群算法来改进飞机总体参数优化效率。详细研究了粒子群算法在飞机总体参数优化上的应用方法,并着重于3个方面:①以航程、商载和起降距离为优化目标的粒子群算法构建;②粒子群算法中因子的自适应修正方法;③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飞机总体参数优化流程。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飞机总体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