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1篇
航空   230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61.
为了探究燃烧室不均匀进口速度分布对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试验的方法,开展了0.101MPa,700K进口条件下四种进口速度分布对钝体稳定器贫油点熄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合流场特性分析了贫油点熄火性能变化的原因,四种进口速度分布依次为:h/H=0,3/6, 4/6和5/6 (其中h为速度峰值距离通道底部的高度,H为试验通道的高度)。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均匀进口贫油点熄火性能优于非均匀进口。当h/H=3/6时,贫油点熄火性能最差;而当h/H=5/6时,贫油点熄火性能最优。随着h/H由3/6增大到5/6时,贫油点火当量比下降7.39%,贫油熄火当量比下降18.45%。当进口速度分布为h/H=0和3/6时,钝体稳定器下游回流区基本对称;而当h/H=4/6和5/6时,钝体下游回流区不对称,且每个涡出现主副双涡心,存在流体由一个涡心向另一个涡心流动的现象。同时,当进口速度分布由h/H=3/6增大到h/H=5/6时,钝体下游回流区变长,其特征长度Lvc_A增大14.56%,Lvc_B增大50.70%。  相似文献   
162.
发射井引射器的工作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权辉  谢建  张力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4):855-866
针对发射井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发射井引射器模型和引射器函数求解方法。研究了静压协调函数的性质,分析了发动机总压、发射井横截面积、混合室出口压强变化时的极限工作条件和取值范围。结果表明:第一极限、引射面积零点和等速点不能达到;在未达到第三极限时,引射器工作特性服从静压协调函数;在第三极限和最小极限之间工作特性曲线服从最优静压函数;在过雍塞状态,引射器工作特性服从最小静压函数。研究结果为发射井和引射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3.
二维单侧容限系数方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傅惠民 《航空学报》1993,14(3):166-172
给出了一种二维单侧容限系数公式,并提出确定高自由度的子样均值和标准差方法。从而能充分利用以往的数据和经验,大大减少了试件个数。与国际上常用的(一维)单侧容限系数法相比,可节省大量试件;而在试件个数相同的情况下,则可得到更接近于母体百分位值的置信限(如安全寿命、安全强度或安全载荷等)。文中还给出了可靠度置信下限公式。  相似文献   
164.
控制面间隙对非线性二元机翼气动弹性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春  向锦武 《航空学报》2009,30(8):1385-1391
采用Theodorsen非定常气动力建立同时含有俯仰立方非线性和控制面间隙非线性二元机翼的运动方程,并以状态空间形式描述。基于状态依赖Riccati方程控制方法,设计了非线性颤振控制律。综合运用Runge-Kutta数值方法与Henon方法,研究了控制面间隙对系统开环/闭环响应的影响。其中Henon方法用以准确快速地确定间隙非线性的转折点,从而可以避免间隙非线性引起的数值不稳定现象。仿真结果显示,俯仰立方非线性可以使间隙非线性系统产生振幅稳定的极限环振荡;控制面间隙对开环响应的影响随着来流速度的升高而减弱;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控制面间隙导致闭环系统响应产生过阻尼现象。  相似文献   
165.
At 4.56 Ga, the accretion of the slowly rotating Solar Nebula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Sun and its Planets in the plane of disc of accretion. Moon was formed by accretion from a circumterrestrial disk of debris generated by the glancing angle impact of the young Earth by a Mars size planetary embryo at about 4.5 Ga at a distance of 15,000 km. The Moon since then has migrated to the present position of 384,400 km from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In course of this outward migration it has slowed down the spin rate of Earth and caused the lengthening of diurnal day length from 5 h initially to 24 h presently. The basic mechanics of Earth–Moon System has been worked out and theoretical determination of lengthening of day curve is carried out. This theoretical lengthening of day curve is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ed lengthening of day curve based on paleobotanical evidences, ancient tidalites and Australian Banded Iron Formation. There is a remarkabl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wo curves except for intermittent deviations due to geographical and geophysical factor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curve of lengthening of day,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lunar orbital radius expansion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is empirical formula, simulation software is developed that gives the correct evolution of the semi-major axis (a) of our Moon for any time span from the inception to the time chosen under study. For mathematical simplicity the system is considered to be a two body rotating system throughout its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4.5 Gyrs. This simulation draws the Moon’s spiral trajectory from its inception to any subsequent epoch. The terminal epoch is an input to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to arrive at the spiral trajectory of the Moon from the inception to the given epoch. The basic mechanics of Earth–Moon System and this simulation can be generalized 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simulation software for any Planet–Satellite pair or any Sun-Planet pair in our Solar System or Star-Planet pair in any Extra-Solar System. The basic dynamics has been found to be valid for Star–Planet pair also. So this Simulation Methodology can as well be applied to study the migratory evolution of Gas Giants also.  相似文献   
166.
设计了一种基于关联探测的新型测距方法,将关联探测应用到测距领域,通过分析时间关联符合计数,寻找最大符合计数所对应的延时,完成了实验室条件下短距离计算的实验验证,此外还设计了强度关联代替时间关联,寻找最大对比度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同样进行了功能验证,这为将来基于关联探测原理的新型测距仪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7.
航天器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防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超高速撞击损伤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如何使在轨航天器对空间碎片进行有效防护是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文章概述了空间碎片环境现状、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危害以及国内外空间碎片防护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航天器常用的Whipple防护结构及其各种衍生结构的防护性能和弹道极限方程(BLE),评述了这些防护结构防护性能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8.
针对现有建立寿命设计曲线方法的不足,采用容限法建立寿命设计曲线,对比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差异.对于大样本的疲劳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应力水平材料寿命的分散性不同.为此在近似Owen容限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应力水平的分散性模型建立设计曲线,使其能够满足材料寿命在高应力分散性较小,低应力分散性较大的特点.根据Ti-6246疲劳试验结果,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设计寿命在疲劳载荷为925MPa时提高了146%,在820MPa时减小了60.2%.从而提高了设计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9.
提出了一种根据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来调节交轴电压的最大转矩法。算法对电压极限矢量圆与电流极限矢量圆定量分析,找到电机稳定运行时的最大转矩点,通过在电压极限矢量圆补偿定子电阻压降修正最大转矩点。通过直接给定交轴电压的方式,充分利用修正最大转矩点的电磁转矩,提高电机的负载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于最大转矩点的定量分析,使此模型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70.
陈勇  廖高健  任立海  刘西 《航空学报》2018,39(7):221733-221733
为研究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GLARE)层板高速冲击损伤容限,对单次、多次冲击载荷下GLARE层板的损伤特性进行了高速冲击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采用一级气体炮,在GLARE层板靶板的中心位置、边位置、角位置进行弹道冲击试验,获取弹道极限和损伤模式,然后结合数值仿真剖析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弹道冲击条件下,GLARE层板主要通过塑性变形、金属层裂纹、脱胶、复合材料纤维脆断等损伤模式吸收冲击能量。边界约束效应对GLARE层板冲击损伤特性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约束效应导致不同位置冲击下GLARE层板损伤模式不同,包括成坑、金属裂纹和冲塞等特征;角位置冲击条件下,GLARE层板的弹道极限速度明显低于中心位置冲击结果;重复冲击条件下,角位置比与边位置和中心位置更容易发生穿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