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752篇
航天技术   99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研究强冲击波作用下不同气体对电探针保护能力的差异,通过化爆加载实验分别观察了氦气、氩气和甲烷气体在不同冲击波强度下电探针电路的导通现象,实验发现冲击波马赫数在7.5~12.1范围内,氦气和甲烷气体均能有效地保护电探针,而氩气环境下的电探针电路产生提前导通现象。并用一维流体动力学理论分别计算了在相同的初始条件和3~8km/s范围内的六种不同飞片速度下氦气、氩气和甲烷的冲击状态参数。通过对这些状态参数和相关物性的分析,提出了电探针保护气体的优选原则。  相似文献   
132.
热完全气体的热力学特性及其N-S方程的求解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首先用五次多项式拟合给出了温度在50~3000K范围内的热完全空气的焓值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导出了其它热力参数e,cp,cv和γ的表达式。接着提出了热完全空气总温、总压的计算方法,并将其计算结果与量热完全空气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将该热完全空气模型用于N-S方程求解,对NAPA软件进行了改进,并用该软件时高马赫数钝体绕流流场和乘波体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气体真实效应时流场结构及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总温、总压计算方法及时NAPA软件的改进是成功的,可较准确地模拟高超声速流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3.
提出了利用高焓气体自发光作为高超声速流场显示的方法,介绍了在使用高焓运行的激波风洞中,对二维模型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场使用此种方法的初步结果,可观察到二维棱形柱的尾流和马赫波的相交。结果表明此种方法不需外加光源,对于结构限制无法设置透明部件的模型,无疑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4.
以GJB 770B—2005方法702.1《气体比容压强传感器法》为基础,提出一种推进剂燃烧气体摩尔数的测试方法。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HPDSC 8270)实验确定了水在不同压强下的汽化温度,通过提高测试工作温度(从室温提高到250℃)使燃烧产物中的水以气相存在,解决了原有测试方法中液体水质量单独测试引入的过程误差;实验中,冷却前后燃烧器中气体摩尔数之差为样品燃烧后气体中水和HCl的摩尔数之和;对于含硼富燃料推进剂,通过测试燃烧生成的水和HCl的摩尔数之和,能够为以实验结果为约束条件的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热力学计算提供必要的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135.
为满足某火箭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固定连接结构长期贮存和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可靠工作的要求,在保证原固定连接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案。新的方案采用不锈耐酸钢和高温合金钢替换原普通碳钢,同时采用了新的焊接工艺方法。为了验证新卡箍连接强度和动态特性,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应力/动应变理论计算、强度破坏和振动试验。最后通过地面热试车和飞行试验对改进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的卡箍提高了结构连接可靠性,完全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6.
为探究不同气体条件下螺旋波电推进器等离子体源的放电特征,开展了氩气、氦气和氮气放电的光谱诊断实验研究。氩气和氦气为工质气体的放电条件下,部分波长谱线相对强度随功率的增加而增强,且斜率出现两次跳变,考虑是螺旋波放电过程中的模式转换,即容性向感性、感性向波模式的转换。三种工质气体,在较低的压强下,各谱线强度均随压强增大而迅速增强,但氩气放电下压强继续增大达到1.0Pa以后,谱线强度增强趋势变缓甚至达到“饱和”状态,而氦气和氮气放电下压强增大到0.5~0.65Pa,谱线强度出现降低趋势,氦气和氮气放电强度对压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7.
取料器能耗直接影响离心机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而实际离心机中,取料器能耗混在整机能耗中,不能直接测量。为分离出Y.2型气体离心机轻、重组分取料器的能耗,提出了以“单回路”模拟双回路的试验方法,在实际离心机上进行改造,模拟实际运行工况,进行能耗实时测量;同时,为保证测量精度,引入微机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改进了测量装置。试验表明:“单回路”试验法进行能耗测量是可靠的,试验结果为强旋流场中理论模型的修正、流场计算和离心机取料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必要数据,该方法对其他类型离心机的优化设计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8.
吸气式电推进系统作为有可能实现长寿命超低轨飞行的技术而被关注。根据不同轨道环境条件,采用管状结构进气道、以及机械增压的吸气方式,讨论了吸气式电推进系统所需的可行条件。分析表明,在轨高度180~240km,航天器所需总功耗与迎风面之比需要大于2kW/m2,电推力器比冲需大于4×104m/s,方可满足推阻平衡需求。分析得出,实现吸气式系统在地球轨道的运用,关键技术在于增加气体收集效率并且降低收集功耗,同时电推力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9.
燃气发生器流量调节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分析了变喉面、非壅塞喷管、固定流量等三种方案的调节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每一种调节方案的技术关键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以燃烧性能为基础,分析了每一种贫氧推进剂对流量调节方案的要求,指出了三种调节方案的适用对象,为流量调节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超高速发射装置(HVL)。通过使用一种叫做“枕”的密度梯度变化的冲击器将飞片无损伤地加速到超高速。这个技术已用来将1mm厚的铝、镁、钛(克量级大小)的飞片发射到10.4km/s,将0.5mm厚的铝、钛(半克大小)飞片发射到12.2k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