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25篇
航天技术   48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近地小行星交会、绕飞、着陆与采样返回技术经过数10年的发展日趋成熟。美国的OSIRIS-Rex对C类小行星进行特征分析与采样,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隼鸟-2号”任务目的是小行星深层采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开始转向行星防御领域。NASA的ARM(Asteroid Redirect Mission)计划是开展小行星抓捕与轨道重定向,ESA联合NASA提出了小行星撞击与偏转评估计划,拟对双星系统开展撞击实验,为行星防御提供技术积累。此外,行星资源公司和深空工业公司分别规划了小行星商业采矿的蓝图,并已开展相关的在轨技术验证。对近地小行星的探测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OSIRIS-Rex、“隼鸟-2号”、NASA和ESA的行星防御计划及小行星采矿公司的商业采矿战略规划,总结了未来开展行星防御与采矿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2.
面对深空探测远距离、极端环境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以月球/行星驻留科学探测与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的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研究重点。在总结分析深空探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历程与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深空探测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需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3.
深空探测器软着陆过程中发动机未能正常关闭将极大降低其软着陆稳定性,因此引入了触地关机着陆方案。针对触地关机方案,建立了腿式探测器动力学分析模型及发动机推力控制模型。考虑着陆环境与探测器着陆状态的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分别对探测器在主发动机关闭失败时、触地关机着陆方案下、带有姿态控制的触地关机着陆模式下的软着陆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描述性采样方法抽取样本点,基于均值估计相对误差建立模拟终止准则,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蒙特卡罗模拟效率。计算并对比了3种着陆方式下探测器软着陆可靠度,触地关机方案可在主发动机关闭失败后将探测器稳定着陆可靠度提升11.6%,姿态控制的引入可进一步将安全着陆的可靠度提升9.7%。   相似文献   
124.
高速列车动车头部外形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这一问题,在8m×6m风洞中对高速动车头形六种不同方富的气动特性及其对有限编组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车头形状以具有较大细长比.其表面无拐角且曲率变化较小的2次元形状的头型气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5.
高速列车的气动外形主要是头部的气动外形。在1.4m×1.4m和8m×6m风洞中获得的试验结果表明,头型的变化使前段模型阻力系数变化,后段头型变化产生的阻力系数变化规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6.
摘要: 在着陆避障过程中,利用双目相机拍得的图片进行立体匹配得到稠密的地形高程图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文中对绝对误差之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 SAD)、全Census变换以及稀疏Census变换立体匹配方法原理进行说明,针对SAD算法无法处理左右图像亮度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了对匹配窗口进行灰度规范化以及加入LOG滤波的改进措施,并且对上述方法分别应用数据库图像和沙盘拍图进行仿真测试及比较,从匹配错误率和实时性的角度分析各算法在地外星体着陆这种特殊场景中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7.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空气动力学模型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列车在进出隧道时,会产生一系列气动效应,引起噪声及车厢内压力变化,对乘客及环境造成损害.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这两种方法对高速列车在进入隧道过程中,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和测试.从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它们能够起到相互补充,互相印证的目的.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也得出压力波产生、变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8.
利用空气节流在流场中产生激波串,有效地辅助燃料实现起动点火.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节流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起动点火的影响,分析了起动点火时间段(0~1.0ms)内空气节流 对流场参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为2.0、静温为548.8K、静压为101555.9 Pa,乙烯燃料当量比为0.5,先锋氢辅助点火的条件下,距离发动机入口845mm处,节流流量为入口空气流量的30%,有效地实现了发动机的起动点火,无空气节流情况下的发动机点火效果不佳,火焰最终熄灭.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工具电极进给速度和电规准对加工速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优化工具电极进给速度和电规准的加工策略,在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前提下,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0.
使用一个全球原始方程半谱模式,模拟了行星波的跨赤道传播。结果指出:冬半球对流层顶附近准定常行星波的幅度起伏和相位变化,可以造成中层大气行星波的跨赤道传播,并且在夏半球形成瞬变行星波。所得结果为中层大气行星波的跨赤道传播、夏半球行星波的形成和南北半球之间的耦合提供了一种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