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36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高端精密仪表——陀螺经纬仪,确定与检测棱镜、转台、地标北向基准准确度。在说明了陀螺经纬仪寻北原理、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描述了棱镜、转台、地标等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空间前方交会法及其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空间前方交会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严格测试了这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探讨了空间前方交会法在位置检测系统的测试过程中应用,详细地给出了测试的步骤以及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经纬仪横轴与竖轴垂直度误差的产生原因及该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给出了该误差的检定方法,对高低点法和高平点法检定精度进行了分析,并以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经纬仪定标测点是通过两台经纬仪进行互瞄,并对一根标尺标定组成测量系统,再由该系统进行点坐标测量.该技术是目前卫星部件制造和总装中的一项关键工序.文章阐述了经纬仪定标测点的原理,对测量过程中的定标和测点两个环节进行了精度分析,对标尺的不同摆放方案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最佳布局方法和被测点在不同位置时的误差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定视场和固定指向工作方式的光电经纬仪,其视场覆盖范围小,且无法进行倒镜和方位等间隔拍摄,因而不能采用具有动目标跟踪能力的普通光电经纬仪的标校方式进行标校。针对这一难题,从标校塔设计、真值测量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配置多个点目标和线目标的标校塔设计思路,指出获取点目标位置真值和线目标姿态真值测量的可行途径,从试验设计、抗差估计、迭代计算等方面讨论角度测元误差模型参数的算法设计思路,给出姿态测元的计算方法和角度测元与姿态测元精度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一种新的经纬仪测量算法进行了研究。此算法不需要经纬仪调平和互瞄,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过程的效率。首先建立了此算法的测量模型;之后利用优化拟合算法,完成定标过程,实现坐标解算;最后经试验,用算例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证明此算法切实可行,可以应用在航天器的总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静态光电显微镜在测量中可进行非接触瞄准,提高了瞄准精度,而且为检测自动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结合光显微镜的瞄准原则,建立数学模型可测量内孔孔径。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利用面阵CCD非接触影像感应及影像采集卡的视频影像数据化等原理,结合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多功能复合材料增强体三维整体编织物表面工艺参数的较高精度测量。论述了CCD非接触影像感应原理、影像采集卡工作原理及计算机数据处理、信号采集、信息转换等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有的顶桥施工中位姿测量系统的特点,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现场需求,设计了顶桥施工中用于测量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的光电测量系统,由光源、光电接收靶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对光电接收靶的元件布局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完成了上位机接收软件的开发.优化后的光电接收靶主要有两大优势,其一是采用了外疏内密的布局,更适合控制系统使用;其二是光电接收靶的接口电路从144套减少到10套左右.整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范围在200mm×100mm左右,位置分辨率为5mm,测量周期为20ms,能够在线测量,能够替代国外相同功能的产品,适合应用于路桥施工中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如何将改造后的全站仪应用于直升机悬停性能测试的方法。经真实飞行试验检验,该方法理论严密,方案合理,改装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较之原始的摄影测量法有无法替代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