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航空   392篇
航天技术   224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are open in the field of solar variability and they wait their solution which up to now was attempted using critical ground-based instrumentations. However, accurate photometric data are attainable only from space. New observational material should be collected with high enough spatial and spectral resolution, covering the whole visible rang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as well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to reconstruct the total solar irradiance: (1) the absolut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small-scale structural entities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from the white light flares and from micro-flares are still poorly known; (2) we do not know the absolut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to the long-term and to the cyclic variations of the solar irradiance, including features of the polar regions of the Sun; (3) the variations of the chromospheric magnetic network are still poorly evaluated; (4) only scarc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bout the spectral variations of different small-scale features in the high photosphere. Variability of the Sun in white light can be studied with higher spectral, spatial and time resolution using space-born telescopes, which are more appropriate for this purpose than ground based observatories because of better seeing conditions, no interference of the terrestrial atmosphere and a more precise calibration procedure. Scientific requirements for such observations and the possible experimental tools proposed for their solution. Suggested solar studies have broader astrophysical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82.
分析了用试验机进行力学性能检定过程中,夹具的质量对标准测力仪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原因,给出消除或减小这种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3.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用户的上网行为分析已经成为各单位提高服务质量、增长收益的重要途径。概述了Web日志挖掘的相关概念、方法和步骤。针对机上无线局域网的用户访问行为,对用户访问日志进行预处理,由日志中的旅客座位信息所关联到的旅客基本信息来确定旅客类别,通过计算分析用户的访问兴趣度,最终得出不同类别旅客的访问兴趣分布。  相似文献   
184.
针对可靠性设计没有数据导致可靠度无法计算的困难,提出放弃可靠度而使用事件流分析来控制产品可靠性的方法,该方法将产品主事件分解为一系列的事件,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分为应力(L)、应构(G)、应变(B)和传递(D)4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可以提出一些可测量的工作控制指标,只要能够确保每个工作控制指标符合设计意图,就能控制产品不出现故障。根据这种观点,提出了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的事件流分析技术,先按照事件发生顺序一步步地分析产品工作中会发生的各种事件,每个事件都用LGBD的结构展开,然后分析监测每个要素需要的测量参数,以及控制每个要素需要的设计参数,从而确定完备的工作控制指标体系,并确定可靠性试验方案。该方法放弃了可靠性模型,代之以事件流模型,为可靠性设计提供一种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5.
克服旋转飞行器螺旋运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彦  王洲辉 《飞行力学》2001,19(1):81-84
旋转飞行器虽然具有内在稳定性,但在飞行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导致飞行器产生螺旋运动,而非理想的关于角动量矢量纯粹的旋转运动。结合旋转飞行器自身的特点,借鉴自旋卫生的被动章动阻尼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主动控制飞行器内部质量块的运动使得飞行器碑的惯量主轴发生偏移,惯量矩阵由原来的对称阵变为含有非零非对角元素的矩阵,从而改变飞行器的姿态角运动来克服螺旋运动的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旋转飞行器的资态控制精度。以某型旋转飞行器为背景进行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6.
利用随机过程和排队论的基础知识,对爱尔朗排队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和参数求解,给出其在机场旅客航站楼中的应用范围。通过实例计算,研究单路排队和多路排队方式的区别,为航站楼值机大厅的旅客组织和面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推广排队论在航站楼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7.
收益管理是近20年来兴起的航空公司客运科学管理方法和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收益管理对中国民航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目前中国航空企业的管理水平,就收益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精辟地说明。其中主要就超售的预测、超售量的确定方法、团体座位管理思路、团体最低票价计算及网络化全航程的收益管理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力争通过对收益管理的研究,对我国航空企业的收益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希望更多的民航界人士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收益管理,从而创造条件,尽快在中国的航空公司中全面实施收益管理,把航空公司的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8.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设计的一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国平  肖依永 《航空学报》2002,23(5):491-494
 大规模定制 (MassCustomization)环境下对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模块化,通过模块化构件重组快速设计个性化产品,这对传统的产品设计方式提出了挑战。给出一种大规模定制环境下的产品设计模型,通过逐层分解产品的物料清单 (BOM)和工序集,动态计算个性化产品的最终物料清单、工艺路线以及对相应生产资源的需要,并且这种产品设计模型符合适合准时制 (JustInTime)生产方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9.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方法不足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了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数据的检验及与BP神经网络等方法的预测结果比较,证明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机场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具备可行性,同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0.
微传感器最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年来,微传感器受到国际传感技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十多个微传感器,包括三轴加速度计,单,双轴加速度计片,表面微机械陀螺(角速度传感器),微惯性导航系统,微磁通门传感器,磁阻传感器,纳米皮拉尼压力传感器,微科氏质量流量计,毫米波图像传感器,GPS手表(1cm^3),二氧化碳传感器和微/超微角位移传感器,文事简要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敏感机理,特点等,从中可以看出微传感器已成为传感技术中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