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2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363篇
航空   1393篇
航天技术   790篇
综合类   369篇
航天   4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利用激光图谱比较法,通过对外圆磨削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进行多次测量,以此统计数据建立数据库,再对外圆纵向磨削后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进行非接触式在线测量,将此测量结果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等级。  相似文献   
912.
模型发动机内凝相颗粒碰撞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燃烧室内的高温液态凝相粒子,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聚集状态下粒子间的碰撞与聚合及其与发动机壳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开展了数值分析,获得了收敛管内壁面上液膜厚度及从出口处逃逸的粒子直径分布,并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两相内流场计算中,将凝相粒子看成无蒸发的液滴更为合适;聚集状态下凝相粒子间的碰撞与聚合对粒子直径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粒子和壁面之间的相互碰撞不但会导致大量小尺寸粒子的生成,而且也是收敛管内壁面上金属膜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13.
王宇  尤政  王广宇  洪延姬 《航空学报》2009,30(12):2257-2262
 微推力测量技术是微推进器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微小卫星进行轨道保持、姿态控制的基础技术。多脉冲平均微推力的测量对于脉冲微推进器的特性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常用的微推力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种多脉冲微推力测量的方法。基于二阶系统模型,利用傅里叶展开的方法,分析了在多脉冲推力作用下测量系统的动态响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推力脉冲的频率远高于测量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系统的稳态转角同微推进器的平均推力成正比;可通过测量系统的稳态转角来获得平均推力大小;通过测量得到的平均推力,还可以获得总冲的大小。该测量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推力信号的波动对于平均推力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14.
单凹坑壁面的瞬态红外传热测量与流场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凹坑冷却结构的强化传热机理,基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一维半无限大瞬态导热模型,用红外热成像仪的瞬态测温技术和金属网快速加热技术,对矩形通道内壁面进行了瞬态传热测量,获得了光滑壁面和带有单个球面凹坑壁面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并用油-粉末法对凹坑壁面进行了壁面流场显示,实验雷诺数范围1.58×104~6.36×104。实验发现凹坑强化换热与其诱导形成的涡流结构密切相关,单个球面凹坑引起的涡流可以使凹坑下游边缘附近的局部换热最大增强80%左右,凹坑下游尾迹区域的平均换热增强20%~30%。  相似文献   
915.
王广宇  金星  叶继飞 《推进技术》2007,28(5):530-533
对激光干涉仪测量微冲量的原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将激光与靶材相互作用产生的微冲量转化为冲击摆的微幅振动,通过激光干涉仪辨识此振动以获得冲量。激光干涉仪可分辨出λ/8的微振动,为精确测量微冲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理论分析表明,研究工作对在作用力时间不可忽略条件下精确测量10-4N.s量级以下的微冲量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16.
变介电常数电容传感器是飞机燃油测量系统的重要部件,用于感受飞机燃油箱的燃油量。根据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介质变化,引起传感器电容量变化,电容信号经过C-V变换电路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微处理器计算后,送飞机终端显示系统显示油量信息。介绍了变介电常数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17.
针对超声干涉法测量薄层厚度的原理,讨论了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分别满足界面声压反射系数|R1|<1/2或|R1|>1/2时回波信号的选取原则,并以薄层声压反射系数谱为依据,分析了上述两种声阻抗匹配条件下谱线分别出现次生极大或极小值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层厚度测量时谱线极值的选择方法.以航空雷达罩蒙皮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层板外表面复合涂层以及钢基体表面ZrO2陶瓷涂层样品为例进行了薄层厚度测量实验研究及信号分析.研究表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实验结果与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测量结果相符.由此可知,薄层及与其相邻介质声阻抗匹配判据对于超声干涉法薄层厚度测量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8.
旋转叶片整阶次振动双参数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种利用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分析旋转叶片整阶次振动分析的新方法。利用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可用于旋转叶片频率测量。  相似文献   
919.
航空发动机热端表面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航空发动机热端温度场的测量和监视对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采用的各种温度测量方式,如热电偶、光电高温计、红外热像仪和示温漆,并详细介绍了多波长温度测量和谱色温度测量两种新型的温度测量方法。两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温度测量对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依赖性,适用于1000~3000℃温度范围内高温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920.
双摄像机光笔式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三维测量模型和空间坐标变换原理,采用最小二乘冗余算法,讨论了双摄像机测量空间三维点坐标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视觉测量系统的非线性测量方程。通过实验验证了双摄像机光笔式三维坐标视觉测量系统建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