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513篇
航天技术   173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1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无机纳米粒子/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方法,分析了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和固化反应动力学,概括了此类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展望了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2.
 在激光全息测量中常出现液体颗粒,液体颗粒可近似看作半透明球体。这种球体对入射光存在折射、衍射、反射、吸收和杂质对入射光波的衰减作用等影响。首先将颗粒作为高象差的球形透镜求出其焦距,再由等焦距和等光程条件找出与球形透镜等价的薄透镜。以薄透镜考虑颗粒的折射及衍射作用,可导出透明颗粒复振幅透过率函数。对于半透明颗粒存在的反射、吸收及衰减作用则在复振幅透过率函数中用综合透光率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823.
热空气中硼粒子点火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说明了硼粒子在热空气中的点火现象,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硼粒子点火机理和实验依据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比较了不同点火机理下硼粒子氧化层的产生和消耗速率,分析了影响硼粒子点火的因素,建立了硼粒子在空气中点火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24.
采用XD^TM法制备TiCp/ZA一12复合材料。组织观察表明:TiC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拉伸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825.
激光空间流动显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激光空间流动显示技术及其在复杂流动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作者在激光诱导荧光流动显示(LIF)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系统地讨论了若干原理和技术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的典型的流态照片。  相似文献   
826.
王世金 《上海航天》2004,21(4):23-28
介绍了风云一号(FY-1)C,D极轨气象卫星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的任务目标、主要功能和工程指标。以及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给出了空间环境宁静期、地磁扰动事件、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和粒子长期变化等探测结果,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对C,D星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分别进行的5年和第二次在轨测试结果表明,两星监测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探测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827.
运用热力计算原理,计算并分析了两相流影响条件下水反应金属燃料发动机的比冲性能。采用经验公式,对发动机中金属颗粒燃烧时间进行了计算分析,估算了金属颗粒燃烧长度,为燃烧室长度设计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存在最佳水燃比,使发动机达到最优比冲性能;两相流影响下比冲损失较大,金属颗粒燃烧时间随水燃比、雷诺数增加而显著减少;通过对颗粒燃烧时间的计算,可初步设计燃烧室长度。  相似文献   
828.
超音速喷流DPIV瞬时速度场实验测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采用数字式互相关粒子图像测速系统(DPIV)在测量超音速喷流实验中的应用;实验给出了设计马赫数Ma=1.5的小型拉瓦尔喷管在不同总压和反压比条件下,喷流速度场、流线、涡量分布等定量信息.实验结果显示出流场中激波前后流体速度,涡量分布的明显变化,波系的结构和不同于一维管流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829.
实用化图像式油液污染实时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油液实时分析的应用需求,分析了基于显微图像的全采样式油液分析系统的各种特征参数,提出了系统改进的若干关键措施,建立了基于分流采样原理的实用化油液污染分析系统。同时根据实用化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结合图像运动特征和自动阈值选取的颗粒识别方法,分析了流场速度分布,解决了污染度计算的问题,并进行了与传统仪器的对比实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0.
Charge-exchange processes between interstellar H-/O-atoms and protons of the bulk of the interstellar plasma flow downstream of the outer bowshock in the heliospheric interface induce secondary ions leading to non-relaxated veloc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The relaxation of these freshly induced ions towards an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occurs due to Coulomb interactions and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s with the background turbulence. Since Coulomb interactions are of low relevance, we study here in detail the effect of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s. To find the turbulence levels in the interface we consider the MHD-wave transformation at the outer shock surface between the interface and the local interstellar plasma. The turbulence in the outer interface region is shown to be dominated by incompressible Alfvén waves both for cases of quasiparallel and quasiperpendicular shocks. Also we show that waves propagating towards the shock are more intensive than those propagating away from it. The level of Alfvén turbulence in the interface is estimated using the recent data on local interstellar turbulence deduced from observations of interstellar scintillations of distant radiosources. Two proton relaxation processes are considered: quasilinear resonant interactions with Alfvén waves and non-linear self-induced wave–particle scattering. The corresponding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re estimated, and typical time periods for protons and oxygen ions relaxation are shown to be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as H-/O-atoms passage time over the extent of the interface. This indicates that perturbed 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 must be expected t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