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4篇 |
免费 | 978篇 |
国内免费 | 31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42篇 |
航天技术 | 598篇 |
综合类 | 533篇 |
航天 | 4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115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190篇 |
2010年 | 170篇 |
2009年 | 178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为研究机匣抵抗轮盘碎片撞击的能力和破坏方式,找到机匣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用显式非线性动力学软件Dytran计算1/3轮盘碎片与单层和双层靶板的撞击过程.碎片及靶板均选用Johnson-Cook材料本构模型,结合Gruneisen状态方程.撞击过程基于Lagrange算法采用显式有限元计算.结果发现,靶板主要破坏方式为整体塑性变形、剪切撕裂和拉伸断裂;间距较大时双层靶板的弹道极限速度随间距的增加而增大;前靶板厚度比例较小或较大时弹道极限速度较大;单层靶板的抗击穿能力优于厚度均布的双层靶板.因此,通过对双层靶板的厚度和间距进行合理的搭配,能达到比同等厚度的单层靶板更好的抗击穿性能. 相似文献
622.
给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集演化、无需任何先验信息的SAR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区域信息的统计活动轮廓模型方法,通过利用分段阶跃函数估计图像概率密度函数,克服了利用特定概率分布模型估计概率密度函数时,需要利用先验信息预先假定图像概率分布模型的问题;通过引入惩罚项,避免了费时且难于操作的水平集函数重新初始化过程.还给出了具体的数值实现方案和相关参数取值,改进了数值实现中的迭代终止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使用列出的参数,无需任何人为干预,对于大多数图像都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分割结果;对于少数图像,通过简单的参数调整也可得到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623.
624.
为了研究旋翼桨尖涡涡核结构,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4m直径桨尖开孔旋翼在悬停状态的桨尖涡流场进行了详细测量,获得了旋翼145°方位角处桨尖涡附近流场的速度分布,以及桨尖涡的涡核半径、旋转速度和涡量分布等试验数据,并研究了PIV分析中选取不同审查窗尺寸对桨尖涡结构测量结果的影响。为了避免桨尖涡位置不稳定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桨尖涡流场速度特征的条件平均法,并与简单平均法和基于涡量峰值的条件平均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对桨尖涡流场进行条件平均的必要性,以及所提出的条件平均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625.
在三维粒子成像测速(PIV)方面,可运用体积光照明同时从不同光轴用多个照相机获得PIV图像,如何根据这些不同光轴获得的PIV图像确定出粒子物点的空间位置是实现三维粒子成像测速的前提.基于此,提出了根据多幅不同光轴的PIV图像的粒子像斑实现粒子物点三维定位的透视成像定位原理和方法.精确确定透视平面与透视中心在空间的位置是实现粒子物点三维定位的关键,直接测定透视中心(照相机的光学中心)和透视平面在空间的精确位置用常规的测量手段和方法难以奏效,因而针对透视图像成像特征及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探讨,这对于寻求精确计测透视中心和透视平面空间位置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实例,还给出了两光轴夹角为90°情况下实现粒子物点三维定位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和有关算法及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626.
以水和煤油为雾化介质,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来流马赫数为0.16~0.24、喷雾压差为0.30~0.90MPa、喷油杆与凹腔支板稳定器间隔为31.5mm且顺喷时液雾在轴向不同位置处的雾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索太尔平均直径(SMD)随来流马赫数增大而减小,随喷雾压差升高而减小,但凹腔支板稳定器下游远方截面的液滴SMD在主流区对马赫数不敏感,在回流区对喷雾压差不敏感.此外,喷油杆下游液滴SMD沿轴向逐渐减小,沿径向在主流区逐渐增大,在回流区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27.
沈旭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24(4):449-453
从医学体数据中得到对象的三维可视图像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医学诊断、法医学、古人类学等.本文讨论并分析了一种基于表面再现的 Marching cubes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给出了算法在时空开销、不确定性等方面的改进和解决方案,改进后的算法在实际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8.
629.
通过对LEO-LEO掩星事件仿真,分析卫星轨道参数对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和卫星间相对角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影响较大的LEO-LEO卫星轨道参数依次为轨道倾角、升交点赤经、轨道高度,近地点角距对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影响不大;LEO-LEO卫星轨道倾角互补时,掩星事件持续时间最短,为98s;两颗LEO卫星轨道倾角之和或者升交点赤经之差在120°-240°范围内,掩星持续时间约100~150s;两颗LEO卫星轨道越高,掩星持续时间越短;掩星发生时,LEO卫星间水平方向相对角速度最大值约为0.14(°)·-1,俯仰方向相对角速度最大值约为0.078(°)·s-1.
相似文献630.
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尾涡会伴随着升力产生,威胁后机的飞行安全.在简化机翼模型上添加扰流片,通过一个矩形翼以引入一个与主翼尾涡大小不同、方向相反的小涡,构建尾流自消散四涡系统,以期诱发尾涡的Rayleigh-Ludwig相交不稳定性.通过改变扰流片的大小形状,调整模型的攻角和拖曳速度,采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测量系统定量研究在低雷诺数下单主翼尾涡发展特性以及双涡相互作用特性.研究表明:在未添加扰流片时,尾涡环量在45个翼展内相对于初始环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添加扰流片的情况下尾涡的环量衰减可以达到35%~55%,而未添加的基本翼型的尾涡的环量则几乎保持不变,这说明添加适当的扰流片能诱发尾涡的Rayleigh-Ludwig相交不稳定性,加速尾涡的消散,当小涡和主涡的初始环量比为-0.489、初始距离比为0.5时,45个翼展范围内,尾涡环量衰减55.9%.本文系统性的实验结果可以为低尾流机翼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