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1篇 |
免费 | 487篇 |
国内免费 | 19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56篇 |
航天技术 | 254篇 |
综合类 | 163篇 |
航天 | 2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55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传统的机翼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平面形状设计和关键剖面翼型控制,但有限的机翼剖面翼型无法完全控制机翼参数沿展向的完整分布。以主动控制机翼参数沿展向分布规律为出发点,基于 CATA 中创成式曲面设计模块,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翼外形设计方法。在所展示的建模实例中,实现了对机翼弦长、几何扭转角、翼型厚度等参数沿展向分布规律的主动控制。建模结果显示,与传统的机翼外形设计方法相比,获得了理论弦曲面和理论前后缘曲线,而非理论弦平面和理论前后缘直线,同时得到前后缘线以外的其余\"条展向引导线。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对后掠角、最大厚度、最大弯度等参数沿展向分布的主动控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2.
基于动力学仿真技术的TC4整体叶轮铣削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TC4整体叶轮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存在颤振、加工效率低及因加工变形而导致局部超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铣削参数优化解决方案。在进行切削力系数辨识试验获取TC4材料的切削力系数及锤击试验获取加工系统动力学特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使用自行开发的铣削加工动力学仿真软件SimuCut和国外的CutPro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与优化,获得了优化的切削参数。使用优化的切削参数进行加工,有效地消除了颤振和因加工变形引起的局部超差,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四个起落架结构参数:稳定距、机轮转动惯量、支柱侧倾刚度和减摆器传动系统扭转刚度对飞机机轮摆振频率特性的影响。对“轮胎型”摆振和“结构型”摆振进行了严格区分并分别予以研究,针对所计算的型号飞机,归纳总结出发生“轮胎型”摆振和“结构型”摆振的频率范围。所得结论为新机防摆设计和现役飞机防摆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一些经典公式出发,推导出新的寿命公式。另外,通过引入蠕变损伤特征参量的概念还导出类似的另一个蠕变寿命估算公式。所推导出两个公式在16MnR材料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5.
在民用飞机持续适航阶段,需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以保证运营安全水平能够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基于运输类飞机风险评估方法(TARAM)及风险准则,考虑不同的结构裂纹尺寸,给出基于机队故障数、临界裂纹、特征寿命的机队风险值计算方法;以机身增压边界结构受到循环增压载荷的疲劳裂纹为例,进行持续安全风险评估,计算该事件的风险水平,以及纠正措施实施时限;并通过使用纠正措施实施时限内个人风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个人风险低于风险阈值,本文制定的纠正措施及实施时限满足机队持续安全要求,可保证该机队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6.
在分析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整个设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位移传感器专家设计系统。按照实际流程,将专家设计系统分为参数设计、分析仿真、三维建模三个部分,并简要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120.
在时域内建立了直升机粘弹减摆器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基于不可逆热力学原理,在线性滞弹性位移场(Anelastic displacement fields,ADFs)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组材料状态变量函数引入了粘弹性材料的非线性特性;文中以硅橡胶为研究对象,在粘弹减摆器实际工作中比较典型的幅值和频率范围内,进行了简谐实验,并通过两位移幅值(0.1cm,0.6cm)的应变/应力滞迟回线直接进行模型参数识别。最后,通过与线化复模量、不同幅值的应变/应力的滞迟回线等实验数据比较,证实了本文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直升机粘弹减摆器的性能和带减摆器的旋翼气弹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