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64篇
航空   961篇
航天技术   296篇
综合类   156篇
航天   2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针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诊断问题,将执行机构及输出传感器的阶跃型和缓变型输出偏差统归于一种"参数偏差"型故障,介绍了改进的参数偏差型故障的实时检测与诊断 (FDDPB,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of Parameter Bias)算法,说明了此算法在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和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引入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和飞轮模型,建立了算法仿真模型,选取执行机构阶跃型和缓变型故障作为故障注入条件,将该算法用于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检测出系统发生的故障,且能够准确估计出故障幅值.   相似文献   
912.
对数字式太阳敏感器标定,现有的多项式拟合和只有内部参数的简单建模方法标定精度低,为提高标定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内外参数精确建模的标定方法.通过分析太阳敏感器标定系统的内外参数,建立太阳敏感器标定模型,基于太阳模拟器和两轴转台获取标定点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分两步优化得到各模型参数.该方法不需要太阳光线与太阳敏感器成像面的初始对准,操作方便,同时通过精确分离太阳敏感器内外参数,避免了标定系统外部参数误差对太阳敏感器内部参数标定的影响,且通过两步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太阳敏感器的标定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定精度达0.005°(±60°视场),比常用的标定方法的标定精度(0.02°)提高约4倍.   相似文献   
913.
利用广州站组建的两台短间距GPS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的观测数据, 分别对GPS卫星信号强度用功率谱和短间距台链互相关性两种方法计算了3次闪烁事件电离层不规则体的漂移速度. 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不规则体会引起两台站闪烁事件的同时发生, 两种方法测量不规则体漂移速度通常在50~160m/s之间, 平均大小均在120m/s左右, 且纬向漂移速度在闪烁初期起伏较明显, 速度随闪烁时间有下降的趋势, 夜间纬向漂移方向由西向东, 广州地区漂移速度特性符合低纬其他地区不规则体漂移速度特征, 两种计算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14.
月球表面粗糙度的分形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采用"嫦娥一号"卫星探测器返回的激光高程计的数据,从研究月球表面的分形特征出发,选取月球表面的湿海区域进行研究,通过对激光高度计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最佳的拟合模型。结果指出:1)分维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表征参量来表征粗糙表面的平缓程度。2)由拟合结果图可知,对于月球表面的湿海区域,分维与粗糙度存在单调递增关系,即分维值越大,区域表面越粗糙,表面起伏变化也越剧烈;并通过分析得出湿海区域的地形起伏较大。3)通过分维值D与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式,对于某区域的任意一段轮廓,可以通过计算分维值D得出该轮廓的粗糙度值。同样的,对任一粗糙度值,可以求出相应的分维值以及该轮廓的具体纬度值位置。4)对于月球表面的其他区域,同样可以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达到研究月表地貌演化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15.
中继星天线指向控制中捕获参数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中继星的星-星指向控制中天线捕获所需设计参数,对中继星和用户星之间的运动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线捕获时间是用户星相对中继星运动速度的函数,因此,也分析计算了用户星相对中继星的运动速度,最终给出了中继星天线捕获时间、捕获速率和用户星运动速度以及扫描螺距之间的关系曲线和公式。  相似文献   
916.
极小碰集计算是基于模型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针对参数化求解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大型系统诊断中由于状态空间规模增加导致诊断能力下降甚至无法诊断等问题,研究了一种非参数化极小碰集求解算法M-MHS(Matrix-based Minimal Hitting Set)算法.该算法利用参数矩阵描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通过矩阵分解将原始问题逐步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并采用有效的剪枝规则避免对无解子问题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计算全体极小碰集,且在进行较大规模碰集计算时性能优于HSSE(Hitting Set-Set Enumeration)算法和去参数化后的BNB-HSSE(Branch and Bound-HSSE)算法,并对不同规律数据能够维持性能稳定,从而为大型系统基于模型诊断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17.
To investigate the precursory signature of earthquakes on low frequency (LF) signal propagation, six earthquakes, having magnitude greater than equal to 6.5 and depth less than equal to 30 km, are being studied. The base line level of 40 kHz signal, transmitted from JJY station, Japan, is analysed with respect to Vd statistical paramet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Vd parameter values starts fluctuating from its ambient levels before and during the days of the earthquakes, with significant variation starting 1–3 days prior to the earthquake concerned. This present study is an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the precursory signatures of earthquakes on LF signal propagation using a new methodology with Vd parameter.  相似文献   
918.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东西位保平经度差漂移环控制,通过分析和推导相关公式,给出了东西位保平经度漂移率、定点位置漂移加速度、位保周期、位保精度、速度增量、半长轴变化率及东西边界点漂移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实际东西控制,变换推广经典公式,提出了东西控制时刻不在边界点时轨道控制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按给定边界经度值进行漂移率控制的方法,并根据某型号卫星一次东西位保控制参数进行了反算,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19.
对双后掠布局无人机进行了结构设计,确定了翼面结构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进行应力变形分析,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为了节省计算周期,以布局外形参数设置为驱动参数,使用CAD软件Catia为结构建立了参数化模型,并将其作为结构优化的输入文件,通过Patran完成优化设置,用Nastran完成结构质量优化,这些工作为气动结构一体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0.
立铣加工颤振稳定性时域求解与分析研究(英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Liu   《中国航空学报》2008,21(2):169-178
In this paper, the instantaneous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is modeled to include the dynamic modulation caused by the tool vibration while the dynamic regenerative effec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goveming the dynamics of the milling system. Several chatter detection criteria are applied synthetically to the simulated signals and the stability diagram is obtained in time-doma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time-domain show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nalytical prediction,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cutting experiments. By simulating the chatter stability lobes in the time-domain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pindle speeds on the vibration amplitudes of the tool under a Fixed chip-load condition,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as follows: In rough milling, higher machining efficiency can be achieved by selecting a spindle speed corresponding to the axial depth of c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mulated chatter stability lobes, and in Fmish milling, lower surface roughness can be achieved by selecting a spindle speed well beyond the resonant frequency of machi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