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航空   447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复杂全机带多个外挂物气动力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镜像理论用于计算机翼与机身,机翼与外挂物的气动干扰,并开发了复杂全机带多个挂物的面元生成程序。  相似文献   
582.
微带天线阵广泛应用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天线,一般为非对称蜂窝夹层结构。文章对微带阵天线板的材料、制造技术及试验过程进行了讨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微带阵天线板采用蜂窝夹层结构,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83.
Long-term photometric signature study of two GEO satell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satellit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for unique high-orbit 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Long-term precise investig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observation of GEO satellites, since it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the satellites’ operation state, discrimination and early warning analysis. Ground-based optical-electronic devic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observation. 4-month photometric signature variation of two satellite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successive observations using the 1.56-meter telescope of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SHA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long-term brightness change mainly results from the sun declination angle and regular orbit maneuver. Moreover, the solar panel offsets of the two satellites are analyzed and found to be approximately 4 degrees. Estimation of photometric accuracy reaches 0.15 ma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CD drift-scan optical-electronic technique.  相似文献   
584.
颤振飞行试验的边界预测方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伟  钟华寿  肖华  叶正寅 《航空学报》2015,36(5):1367-1384
颤振飞行试验是新型机种定型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要确定颤振边界。由于颤振飞行试验的风险大、耗费高并且周期长,研究者一直在追求安全、准确和高效的颤振边界预测方法。鉴于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统的颤振边界预测方法及其改进和新的颤振边界预测方法两个层面展开,对常用的和近年发展的颤振边界预测方法较为全面而相对简洁的论述,着重介绍了各种颤振边界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性及其推广和改进。针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将其归纳为构造稳定性参数的方法和基于流固耦合分析模型的方法,并对两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最后,对目前颤振边界预测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85.
为了在初步设计阶段能够快速计算整体次加筋板的失稳载荷,在一些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近似计算方法.以无缺陷的四边简支的矩形次加筋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结构的3种失稳形式,利用传统加筋板理论分别计算相应的屈曲载荷,并以3种失稳形式中最小的临界屈曲载荷作为整体次加筋板的近似屈曲载荷.应用ABAQUS软件的屈曲线性摄动步方法分别计算了两组有限元模型:一组用来验证3种失效形式理论公式计算的准确度;另一组是整体次加筋板有限元模型,用以验证所提出的次加筋板屈曲载荷计算方法的适用性.以上研究均考虑了纵向压缩载荷和压剪组合载荷两种工况.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近似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次加筋板的失稳载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6.
沈恩楠  郭同庆  吴江鹏  胡家亮  张桂江 《航空学报》2021,42(8):525773-525773
在流场-结构温度场同步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物理场全时域耦合分析方法,将方法应用于沿轨道运动的高超声速全动翼面热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模型的CFD同步计算方法求解高超声速流场和结构温度场,建立映射关系实现结构有限元模型气动载荷加载和温度场赋值。采用移动坐标系和动网格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变速度飞行和翼面偏转过程。通过坐标系变换将翼面偏转过程和振动过程的网格变形量叠加,考虑翼面振动和偏转的耦合非定常效应。针对沿轨道运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建立了同步计算方法与全时域耦合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热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流程。研究发现,与同步计算方法相比,全时域耦合分析方法能够模拟结构振动对流场和结构温度场的影响,计算得到的监测点热流密度波动幅值占热流峰值的10%左右,而温度变化并不明显,相比于刚体模型,监测点温度只下降了0.3%左右。全时域耦合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得到的颤振临界点在4-5号状态点之间,颤振形式为铰链扭转模态与一阶弯曲模态的耦合颤振,与"冻结"模态的热颤振方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87.
M-型皱褶芯材夹层板吸能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华志  王志瑾 《航空学报》2016,37(2):579-587
作为先进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皱褶夹层板是一种具有众多优点的新型夹层板结构。本文建立了带有缺陷的皱褶芯材有限元模型,对M-型皱褶芯材的能量吸收率和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压缩试验仿真结果与CELPACT项目中的试验结果相符。与蜂窝芯材相比,皱褶芯材在吸能性能上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其能量吸收率是蜂窝芯材的两倍多。此外,本文采用响应面法获得了M-型皱褶芯材几何参数和吸能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吸能性能最优为目标,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方法获得初始样本,以多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皱褶芯材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88.
转静干涉对转子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气动工况、不同几何模型下,采用自行开发程序对全环多排的高压压气机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进口导流叶片(IGV,以下简称导叶)对转子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气动弹性标准算例4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程序在颤振领域的有效性。针对导叶-转子模型和单转子模型,考察了近堵塞点、近设计点和近失速点3个工况下,节径变化对叶片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气动弹性最不稳定状态对应的叶片振动形式。通过对比发现,导叶作用随工况而异,近堵塞点导叶使得转子1阶弯曲模态气动阻尼提高130.63%。研究表明:导叶引起的非定常压力波反射增强了转子叶片的非定常压力扰动幅值,使得弯曲振型的颤振稳定性增强。基于单转子模型的颤振分析给出了不准确的气动阻尼值。   相似文献   
589.
针对某双体飞机颤振特性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片条理论修正后的偶极子网格方法,建立了双体飞机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同时基于地面振动试验建立了不同机身刚度双体飞机等效梁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结构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通过求解耦合得到的频域方程,探究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颤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身截面垂向刚度对机身一阶垂直对称弯曲模态、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与平尾滚转模态频率影响较大。机身截面垂向刚度降低到原设计刚度67%时,机身反对称弯曲模态对平尾扭转效应增强,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平尾滚转模态与平尾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耦合,双体飞机在269.34 m/s时发生颤振,颤振频率为37.2 Hz。  相似文献   
590.
赵海  曹登庆  龙钢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0):2202-2208
研究了动态吸振器对高超声速流中复合材料壁板颤振的抑制作用.将壁板和动态吸振器的相互作用力描述为两者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的函数,利用von-Karman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和3阶非线性活塞理论,根据哈密顿原理和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建立了壁板和动态吸振器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模态假设法对系统进行离散并进行数值模拟,对动态吸振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动态吸振器参数可使壁板临界颤振动压提高51.7%,同时可降低颤振后极限环振动的幅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