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108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基于小波包分析方法的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小波包分析技术引入到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应用研究中,给出了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应用小波包分解与重构算法分离出了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识别出了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通过对实际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和诊断航空发动机的滚动轴承故障。  相似文献   
122.
黄锐  宋强 《航空计算技术》2007,37(1):114-116
LIN总线协议是一种控制简单,成本低廉的局部互连网络协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总线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很多文献更多的关注LIN控制器的应用,对于控制器本身的设计论述不多这一现象,从数字逻辑角度,对LIN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要点-波特率自检测,定时器捕获,波特率生成等展开讨论.介绍了实现这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在基于NCSIM的软硬协同仿真环境进行验证,给出了正确的仿真结果.目前集成该控制器的微控制器芯片已成功流片并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3.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模拟电路电源电流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模拟电路故障诊断这一难点,运用基于IDDT技术的故障诊断方法,即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电源电流各频率成分的能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矢量进行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与定位。  相似文献   
124.
在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任务中,从传感器数据中识别出目标表面的可抓取结构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卫星点云数据集作为对象,对4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PointNet、PointNet++、SPLATNet和SO-Net)在卫星结构分割识别任务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测试算法性能,基于NASA在线数据库构建了训练测试数据集,并给出一种点云数据的快速构建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成批量地生成点云数据。仿真测试结果显示:PointNet++在卫星完整点云数据集和非完整点云数据上的分割准确率都是最高,并且分割效果也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25.
针对空间机器人对捕获部位识别方法的普适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等要求,提出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的特征部位进行识别。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数据驱动方法等传统识别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的优缺点,发现深度学习方法对于解决空间机器人捕获部位识别问题具有显著优势。进一步分析了应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捕获部位识别问题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为后续空间机器人在轨捕获目标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6.
对北斗三号体制下的传输链路、接收门限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捕获算法采用4次非相干累加,可以使捕获灵敏度达到-130 dBm,同时实现定位时间小于5 min的综合较优结果.接着以低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利用STK建模进行全轨道周期仿真,结果显示全程收星数超过4颗,定位精度达到2.59 m,速度误差为0.00378 m/s....  相似文献   
127.
李由  王春慧  严曲  张小虎  谢良 《宇航学报》2019,40(6):725-732
SpaceMocap是一套基于多RGB-D相机的计算机视觉航天员运动捕捉系统。地面准备阶段,扫描航天员模型,并分别标定彩色相机的内参数。在轨采集阶段,3~4台相机布置在舱内角落,同步采集航天员任务视频。地面处理阶段,通过相机外参数标定和ICP方法实现点云融合,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人体关节点位置进行检测并初始化位姿参数,再用改进的ICP方法进行位姿求精,实现序列图像中关节角度跟踪。本系统搭载TG-2升空,对SZ-11航天员的任务视频进行了采集和处理,首次获取了在轨航天员的姿态(包括中性体位)、占位空间、运动参数等重要数据。结果表明,运动捕捉的模型与点云具有良好的重合度,关节点位置与关节角度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SpaceMocap是我国首个在轨运动捕捉系统,它小型、轻质,具有计算机视觉特有的非接触测量、直观、高精度优势,无需在人体上粘贴任何标志,具有良好的抗遮挡能力,完全适用于微重力、狭小空间环境下的在轨应用 。  相似文献   
128.
赵凯  祝小平  周洲 《飞行力学》2011,29(1):13-16
建立了太阳能飞机方案设计阶段的仿真模型,包括能量流动、太阳能采集、蓄电池、飞机运动及能量管理等部分.通过仿真比较了太阳能电池固定安装和可转动安装两种飞机方案的太阳能采集效率和续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方案2的设计采集效率优势明显,在光照匮乏时飞机飞行时间较长.该模型可用于太阳能飞机方案设计阶段的验证分析,为方案的选择和改...  相似文献   
129.
Secular variations of OH airglow (8,3) band and of the intensity-weighted temperature induced by a gravity wave packet at three latitud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the Mesosphere/Lower Thermosphere region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 2-D, time-dependent, fully nonlinear OH chemistry–dynamics model. A net-cycled average survives due to wave transience and dissipation. The integrated OH (8,3) volume emission rates show a 20 percent increase induced by the wave packet. The corresponding intensity-weighted temperature shows an initial increase up to 2 percent then a gradual decrease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simulation time by the same wave packet. These secular variations could be mistaken as long-period or short-period waves in the airglow observations. Therefore, care must be taken when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30.
BepiColombo is scheduled for launch in August 2013 and to arrive after a nearly six-year long transfer at Mercury in June 2019. The trajectory has a number of challenging elements: a launch with Soyuz/Fregat into a 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 followed by a lunar flyby, long low-thrust arcs and five more planetary flybys (one at the Earth, two at Venus and two at Mercury). At arrival the low thrust arcs reduce the approach velocity so much that BepiColombo passes by the Sun–Mercury Lagrange points L1 and L2 and gets weakly captured in a highly eccentric orbit around Mercury in case the orbit insertion manoeuvre would fail.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avigation strategy during the final phase. Five trajectory correction manouevres during the last 65 days requiring up to 20 m/s (3σ) are proposed. With this strategy it is possible to navigate BepiColombo safely through the weak-stability boundary of Mercury and to reach the target periherm with a precision of 11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