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4篇 |
免费 | 950篇 |
国内免费 | 28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723篇 |
航天技术 | 377篇 |
综合类 | 247篇 |
航天 | 4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27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一种测量航空发动机T_4温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电偶信号放大集成电路AD595结合镍铬─镍铝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设计了航空发动机T 4 温度热电偶测温电路 ,实现了冷端自动补偿、热电偶断线报警信号输出功能。实测数据分析表明 :输出幅值大 ,误差小 ,重复性好。测量电路简单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在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等低温试验中,高精度的温度测点数量多,并且要求必要时屏蔽失效的测点,导致调理电路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温试验多通道温度测量的铂电阻测温电路.设计了恒流源电路、放大滤波电路.利用ATMega328 P和串口屏开发了通道控制和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测温的多个铂电阻与已知参考电阻以同一... 相似文献
64.
针对某航空高强钢零件大尺寸面轮廓度数控加工合格率较低问题,利用精益6σ方法,依据DMAIC的研究路径,充分运用箱线图、等方差检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分析了“人、机、料、法、环、测”6大方面的操作者、加工刀具、装夹方式、主轴转速、切削量、进给速度、切削方式7个因素,确定刀具尺寸、切削量、进给速度为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建立面轮廓度与7个影响因素之间的GLM模型,得出影响流程输出的3个关键影响因素的最佳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流程改进后,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人工调试检查环节,缩短了加工调试验证时间,大尺寸面轮廓度数控加工合格率从80%提高到96%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高可塑性线性工作模式及压缩工作模式射频通道增益温度补偿电路架构。该补偿电路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小型化的优点,其主要由模拟衰减器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模拟衰减器动态范围约为20dB,位于射频链路中不影响噪声系数及输出功率的位置。控制电路是由4只正、负温度系数不同的阻值热敏电阻与待调电阻嵌套组成纯电阻网络,稳压后直流电压经过该电阻网络后得到随温度变化的控制电压。该控制电压随温度变化灵活,共有抛物线、碗状、正反L形状和正反斜率线性变化6种趋势,可完全满足射频通道线性工作模式和压缩工作模式增益稳定不同需求。对高可塑性射频通道增益温度补偿电路架构进行了原理分析,并给出具体设计过程。通过软件仿真和实物验证了电路架构合理有效。星载C频段接收机应用该补偿电路后,在-5℃~55℃范围内,增益温度稳定度约0.1dB,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6.
载人航天中高温应急事件发生概率较高,应予以充分重视。首先应该克服某些消极认识和不适做法,并指出高温负荷对工效的影响,可转而续发其它事故或未能完成预定飞行计划等问题。文中根据航天实际,提出了若干与高温耐力有关的选训措施和设想,侧重论述了最大氧摄取量(VO2max)与耐热能力的关系。认为可以采用心功能适应指数与VO2max的测定作为指标,选拔潜在耐热能力较高的航天员,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某些体能训练,进一步提高耐热能力,达到在万一发生情况时避免发生事故,圆满完成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工件淬火过程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换热系数是温度场计算中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取值将直接影响到温度场计算的精度。为了得到表面换热系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采用非线性估算法,编制计算程序,基于工件淬火过程的实测温度值,对工件在不同淬火介质中冷却过程的表面换热系数值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换热系数在冷却过程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8.
69.
当空间飞行器受到碎片的碰撞时,其壳体中会产生冲击加热。文章概述了计算冲击温度的三种基本方法;计算了铁的冲击加热温度,并与实验测量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三项式物态方程计算的冲击温度与测量值符合得比较好。另外,还对影响冲击温度计算值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0.
设计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低压断路器灭弧室温度检测装置,实验测量出灭弧室温度数据,进行了数据的有限元分析,绘制出灭弧室内温度场分布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