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航空   377篇
航天技术   174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2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本文对干涉式光纤陀螺用光收发组件的驱动电路集成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光源输出光功率稳定性对光纤陀螺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光源驱动电路的理论模型.设计了相对简单、集成化程度高的光源驱动电路.对所研制的电路进行了全温测试.实现了光源驱动电路的高精度、集成化和小型化.  相似文献   
392.
针对如何部署光学探测设备才能更好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精度高频度监视问题,考虑光照条件、相对关系及探测性能,构建了天/地基空间目标探测与成像仿真模型;按照轨道特征选取了94颗LEO(Low Earth Orbit,低地球轨道)卫星、63颗GEO(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18颗大椭圆轨道卫星,选用春夏秋冬典型季节的特定时间长度,仿真分析了国内地基、南北极科考站、LEO卫星、准GEO卫星等多平台光电手段的位置探测和成像观测能力;比对分析地基平台纬度和季节、天基平台轨道高度和倾角对探测能力的影响得出:南北极科考站相比于国内站点可提高重点季节的探测时效性,98°倾角LEO平台对低轨目标成像时效性方面更具优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空间目标光电观测设备天地一体的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393.
光纤陀螺捷联惯组减振设计中,经常采用平面四点减振隔振模式。本文结合减振系统对角振动固有频率的特殊要求,建立减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角线振动固有频率比进行分析,通过改变惯组本体组件的质量分布提高角线振动固有频率比,可为光纤捷联惯组减振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94.
风沙两相流动光学测量及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自风沙动力学诞生以来所使用的各类光学测量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针对最新光学测量技术在近代风沙两相流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PIV、高速数字图像测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在风沙两相流中的应用,指出光学测量在时间和空间的解析能力上的持续增长将为沙粒微观力学解析和风沙流宏观统计规律获取提供充足的支持.  相似文献   
395.
基于左矩阵分式模型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鑫晖  张令弥  王彤 《航空学报》2010,31(1):125-130
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宽频模态参数识别算法。该方法基于频响函数(FRF)的左矩阵分式模型(LMFD),通过最小二乘法在z域内求解模态参数,避免了s域内矩阵的病态问题。针对左矩阵分式模型的特点,给出了一种通过主分量分析(PCA)建立稳定图的方法。指出了传统的频域多参考点(PRFD)方法与基于左矩阵分式模型识别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GARTEUR模型仿真算例与飞机模型的实测算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96.
杂散光会引起像质模糊和对比度下降,降低像面的信噪比,严重影响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必须进行消除。针对激光探潜系统中红外光和蓝绿光分离的光学系统,分析了红外系统中杂散辐射和蓝绿光系统中杂散光来源,给出了相应的杂散辐射和杂散光的抑制措施,为激光探潜系统光学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展望了消杂光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7.
在长期在轨大型航天器中采用绿色照明设计可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降低照明设备的能耗。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照明的意义以及选用LED作为照明光源的优点;然后参考航天任务要求提出了相关照明设计指标和原则;最后,为满足未来航天器对照明设备的更高、更复杂的要求,提出了未来航天器中绿色照明设计的几个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398.
在卫星地面总装时,需要测量航天相机视轴之间以及相机视轴与其他敏感仪器或整星坐标系坐标轴之间的角度关系。文章以某线阵CCD相机的安装测量为例,介绍了使用经纬仪系统确定航天相机视轴的方法以及相机与相机之间、相机与整星坐标系坐标轴之间角度关系的测量。分析中对相机的光学系统进行了简化,重点介绍了测量方法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误差传递公式分析了测量精度,最后针对该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99.
基于视觉仿真的飞机座舱风挡眩光分布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飞机座舱内照明灯具、综合显示器以及其他发光显示器件的大量应用,使得座舱内光学环境越来越复杂。不合理的照明和内饰设计,或者不合适的舱内空间布局,将会导致各种有害光的出现,影响飞行安全。采用视觉仿真方法,从操纵台控制显示装置的布置角度、布置位置等方面对其在前风挡形成的有害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大弧度曲面造型风挡,调整控制显示装置布置角度对有害光分布的影响有限,调整布置位置对有害光分布的影响显著,可以大大改善或避免眩光对飞行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0.
星载光学遥感相机信噪比是仪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信噪比的大小对测绘高程定位精度有很大影响。文章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定量研究了光学遥感相机信噪比与测绘卫星高程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包括三维地物模型建立与模拟成像、特征点提取与匹配、高程值计算等。实验结果表明在计算机仿真得到的理想图像中,当图像调制传递函数值为0.15时,信噪比应大于35dB才能满足测绘高程定位精度的要求。考虑到遥感相机在轨运行时大气和真实场景的影响,光学遥感相机信噪比应大于40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