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航空   681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118篇
航天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91.
含侧喷流弹丸三维绕流干扰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全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应用三维隐式有限体积TVD格式,在超声速和零攻角条件下,分别对无侧喷流和含侧喷流的低阻远程弹丸三维粘性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避免分区计算而用代数方法生成了弹丸绕流场O型网络,计算结果得到了清晰的流场波系结构,并从流场波系结构、弹体和弹底表面压力分布等角度将两者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表明侧喷流不仅提供增程推力,而且改变了弹丸阻力特性,其结果可用于研究弹丸的火箭增程技术。  相似文献   
192.
    
针对低空风切变风场特点,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建立微下击暴流和低空急流2种典型低空风切变的工程化模型,以外弹道理论为基础,将风场模型与火箭弹6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相结合。以某型尾翼火箭弹为例,研究分析了火箭弹在主动段分别受到2种低空风切变影响下的弹道特性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微下击暴流和低空急流对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射程、侧偏、落速及攻角特性均有影响;相比于微下击暴流,低空急流对弹箭弹道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提高风切变风场的强度和尺度,均会增大对火箭弹弹道特性的影响程度,且风场强度是决定风切变对火箭弹弹道特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高超声速流动中侧向喷流干扰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超声速(M=6)流动中,实验研究了侧向喷流的干扰特性,并探讨了喷流压力、攻角、迎风侧及背风侧喷流对侧向喷流干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超声速流动中,随喷流压力增大,喷流弓形激波与来流弓形激波相交,喷流前的高压区增大,而喷流后的低压区几乎不受影响,喷流的控制效果加强.与迎风侧喷流相比,背风侧喷流控制效果更好,这一趋势随攻角的增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4.
埋入式进气道流场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培奋  周哲玮  郭荣伟 《航空学报》1996,17(Z1):125-128
应用有限体积法对埋入式弯曲进气道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用TTM法生成贴体网格;用k-ε模型模拟复杂湍流流动。计算结果表明,前方气流一部分被吸入管道,另一部分沿机体表面流向下游。管道入口背风侧存在一个分离区,管道内部气流畸变严重。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5.
带倾角合成射流激励器对低速主流矢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全流场计算模型——X-L,对带倾角合成射流激励器控制宏观低速主流流动进行了数值分率的情况下,可使主流流动方向发生大幅度析和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激励器出口倾角对主流矢量角控制影响很大,在不增加输入功偏转。在激励器存在出口倾角情况下,各状态参数和激励器布置位置对主流矢量影响按规律变化且存在最佳值。压强梯度的存在和旋涡的卷吸作用是合成射流激励器控制宏观低速流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6.
工质粘性对两股射流撞击雾化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工质粘性对两股射流撞击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大气开放环境下开展了不同粘度系数工质的射流撞击雾化试验。由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测量了撞击点下游10 mm,20 mm,30 mm与40 mm平面位置处液滴的粒径分布和速度分布等信息。试验结果表明:粘度系数增大,雾场某点处的液滴粒径有增大的趋势,运动速度有减小的趋势;雾场液滴粒径达到平衡状态时与撞击点的距离将会增加;撞击点下游某一平面的液滴平均运动速度将会减小;当粘度系数一定时,距离撞击点越远,该平面的液滴平均运动速度越小。  相似文献   
197.
运载火箭在大气中飞行会使箭体、发动机等表面带电,当静电累积达到一定量级并产生静电放电时,可能对箭上电气设备造成灾难性后果。在众多起电原因中,文章重点研究发动机喷流起电和摩擦起电过程,提出这2种起电方式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相关静电测量试验,确定这2种起电方式的等效充电电流,定量分析火箭最大静电带电电位,为指导单机设计及系统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8.
轴向分级柔和燃烧器中,采用了交叉射流、切向旋流两种掺混方式,通过实验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从流场和组分分布角度比较了两种掺混方式的掺混特点,从火焰特征、NO/CO排放方面比较了燃烧性能.实验以甲烷为燃料,热功率为16.2~25.9kW,相对切向旋流,交叉射流延缓了燃料、空气的直接混合,燃料、空气燃烧前经回流烟气充分预热和稀释,火焰根部有抬升,反应区体积大,火焰特征更接近柔和燃烧.同时,交叉射流分级燃烧器的污染物排放性能更优,回流比例为0.5、当量比为0.6时,烟气中NO和CO体积分数均仅为4×10-6.  相似文献   
199.
超临界喷射受环境和喷射参数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乐  范玮  范珍涔  周舟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6):1323-1329
基于PR(Peng-Robinson)状态方程,采用二维轴对称的两相流控制方程和相关文献中的混合规则,建立了超临界燃油喷射的数值模型并采用预处理方法进行求解.以正癸烷为替代燃料研究了超临界燃油喷射到静止超临界氮气环境中时射流长度和射流扩张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射流长度和射流扩张角随环境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环境温度和喷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超临界射流长度受环境和喷射参数影响的敏感性稍高于射流扩张角.分析认为影响超临界喷射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喷射密度比和喷射动量,且后者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0.
数值研究不同主燃孔射流对模型燃烧室内湍流流动与液雾燃烧全流程流场的影响,采用微分方程和分区相结合方法生成包括突扩扩压器、帽罩、双级轴向旋流器、火焰筒及内外环通道的模型燃烧室三维结构化网格;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采用多区域耦合法计算模型燃烧室的流场.采用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旋涡破碎湍流燃烧模型模拟湍流燃烧过程;颗粒轨道模型模拟两相流动.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本计算方法与数学模型适用于预测模型燃烧室湍流冷、热态流场;主燃孔结构参数变化对气流温度分布的影响比对回流区尺寸与速度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中主燃孔Ⅱ的出口温度分布要比其他主燃孔的出口温度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