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70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飞控计算机是现代直升机控制的不可缺少的设备,研制功能完善的高性能飞控计算机是直升机发展的重要一步。在飞控计算机应用到直升机上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仿真测试。本文结合飞行控制律的设计,开发了用于对飞控计算机进行全面测试的半物理仿真系统。主要完成了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研制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及仿真工具软件MATLAB的主仿真系统,并进行了调试。通过对其开环和闭环的调试以及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该系统对发送的飞机姿态信息能够进行实时显示和处理,满足飞行品质技术指标要求,半物理仿真结果可真实可靠地反映直升机的飞行过程。  相似文献   
212.
Since 1971, numerous balloons have been launched from the Japanese balloon base, the Sanriku Balloon Center (SBC). Through these years, ballo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continuously and many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have resulted. Recentl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imited area of the launching pad of the SBC, we have been faced with the difficulty of safely launching large balloons. To solve this issue, we decided to move the balloon base from the SBC to the Taiki Aerospace Research Field (TARF) in northern Japan. The TARF had an existing huge hanger and a paved launch pad capable of being utilised for balloon operations. To evolve the TARF into a new balloon base, new balloon faciliti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at the TARF and equipment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SBC to the TARF during July 2007 and March 2008. The SBC was closed in September 2007, and the new base became operational in May 2008. The new base at the TARF is designed to launch larger balloons with greater safety and to perform balloon operations more effectively than ever before. In the summer of 2008, we carried out the first series of the balloon campaign at the TARF, and succeeded in two engineering flights of stratospheric balloons. By the success of these flights, we have verified that the whole system of the new balloon base is well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213.
基于顺序二元决策图的动态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存在的状态空间爆炸、计算效率低、适用范围有限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顺序二元决策图的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在将动态逻辑门转化为含顺序事件的逻辑门的基础上,给出了顺序二元决策图的模型以及含有顺序事件的布尔运算规则,利用顺序二元决策图和扩展的布尔运算获取动态故障树的失效路径,并给出多单元顺序事件的发生概率。以某弹药为实例,考虑不完全覆盖问题,针对指数分布与非指数分布2种情形进行了动态故障树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高效、精度高、适用性广泛等优点,为复杂动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14.
飞机整体壁板智能数控编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飞机整体壁板结构特点、典型加工工艺路线.针对目前数控编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智能数控编程相关技术作了一定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飞机整体壁板智能数控编程系统结构建立、数控加工知识综合表示、广义槽加工单元分层识别、基于几何特性加工刀具自动选取、基于知识推理的加工自动排序等.最后应用上述技术开发了飞机整体壁板快速数控编程系统.  相似文献   
215.
航空磁探仪搜索概率模型建立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反潜机使用磁探仪搜索潜艇的战术方法和搜索概率的解析式模型,根据典型搜潜战术方法做出假设,以此建立磁探仪搜潜概率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16.
二维图形的集合运算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维图的并、交、差等集合运算是二维图形的设计、图形消隐处理,零件的三维造型及数控加工编程中刀具轨迹生成等的重要基础,文中借助于ACIS几何平台,提出了在线架、曲面和实体集成数据环境下,将二维线架图形转换为实体的数据结构,利用实体的布尔运算实现二维图形的集合运算的算法,避免了传统的集合运算中需的线段求交、裁剪、交点的有效性判断等,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从而提高了算法的可靠性。该算法已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CAD/CAM工种研究中心开发的CAD/CAM系统中实现。  相似文献   
217.
针对复杂的多故障诊断问题以及多故障直接处理方法实现的难点,在测试性D矩阵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故障化的多故障诊断与维修策略(MFDMSTS)。首先,在多故障假设下引入析取运算,定义了可隔离单故障和可隔离多故障,据此定义将多故障转化为单故障,并将转化的单故障与测试集组成新的D矩阵;然后,运用单故障诊断算法处理新的D矩阵,得到最优诊断树;最后,针对诊断树的不同叶子节点,提出了多故障诊断与维修策略。实例验算表明:MFDMSTS能降低平均诊断费用和平均诊断步数,并大幅降低误修率。  相似文献   
218.
多相电机缺相后仍具有额外的自由度与灵活性,可以在实现无扰运行的同时提高系统性能。传统容错控制策略或是最小化电机定子铜耗或是最大化转矩输出能力,无法同时兼顾电机驱动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带载能力。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容错运行时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容错性能,提出基于最小铜耗和最大转矩的折衷容错控制策略。为减少缺相前后控制框架的改变,基于正常解耦矢量控制实现对缺相电机的容错控制。通过在谐波平面注入特定的基波平面电流分量,实现了电机缺相后的无扰运行。为实现所提容错控制策略,额外引入权重系数权衡电机驱动系统产生的定子铜耗与转矩输出能力。通过分析权重系数对容错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相比最小铜耗控制方式,所提容错控制策略带载能力更强;相比最大转矩制方式,所提容错控制策略运行效率更高,即所提容错控制策略在提高带载能力的同时实现效率最优。最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实验验证了所提容错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19.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星系统运行控制中心(SOCC)的组成和功能,阐述了C星业务测控与管理、特殊事件预报与控制,并说明其采用的全系统集中控制、卫星业务运行自动调度、卫星测控流程控制、应用系统作业流程,以及系统设备运行监视与控制等调度控制方式.与01批相比,C星SOCC的系统结构与功能有较大改进,由原分散式功能单-的调度改为集中式监视和控制能力强大的"大运控"系统.该系统集中了卫星控制、整个地面业务系统调度安排、各种作业调度管理、地面设备切换控制、产品处理软件调度,以及产品分发等各种功能,具有-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220.
针对现有观测卫星近距离观测研究较少关注详查等任务特性的现状,设计分析了可实时、全覆盖、近距离观测空间目标的卫星编队构型。综合考虑绕飞相对轨道运动、传感器视场参数、旋转目标坐标转换等因素,简化了空间目标模型,将其表面进行网格离散。分析了各网格被单颗观测卫星观测的情况,统计详查覆盖率、详查最短时间,分析不同绕飞距离对任务特性的影响;设计卫星观测光轴转动策略和多星编队协同观测策略,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不同策略对卫星近距离观测任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绕飞编队观测构型可满足实时、全覆盖观测空间目标的要求,可应用于绕飞监测、协同操作等近距离空间在轨操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