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3篇 |
免费 | 1650篇 |
国内免费 | 32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661篇 |
航天技术 | 319篇 |
综合类 | 372篇 |
航天 | 4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263篇 |
2011年 | 261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64篇 |
2008年 | 210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Al/Mg阻抗梯度材料超高速撞击机理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Al/Mg阻抗梯度材料在超高速撞击下的响应过程,分析了冲击波在阻抗梯度材料中的传播规律,计算了撞击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情况,并与弹丸撞击铝合金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铝合金材料,Al/Mg阻抗梯度材料:1)延长了冲击波的传播时间,使峰值压力脉冲的比冲量提升了30%~50%;2)提高了塑性功和内能转化量,使不可逆功增加了10%。由此证明阻抗梯度材料的防护性能优于铝合金。 相似文献
412.
典型再入返回器气动特性对比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回器气动特性研究对宇宙飞船的研制起着先导和制约作用。文章对Apollo、CEV和类Soyuz这3种典型的轴对称钝头体再入返回器气动布局进行了气动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与Apollo、CEV相比,类Soyuz外形的升阻比偏小,无法满足以第二宇宙速度载人空间再入返回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几何参数(包括倒锥角和球冠半径)变化对类Soyuz外形返回器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中得到类Soyuz外形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一种以类Soyuz外形为基础的改进设计外形,并对该外形的升阻特性、稳定性和配平特性等相关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几何外形参数的调整优化来提高类Soyuz外形的升阻比,从而达到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的升阻比要求,这样的技术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13.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简化直背式轿车外部流场及车外某接收点处气动噪声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脉动流场计算采用大涡模拟湍流模型,动量方程的离散格式采用有限中心差分格式.分别对两种匀速运动情况和一种加速运动进行了计算,由此研究不同车速、匀速和加速运动对接收点处脉动流场和气动噪声的影响.对于匀速运动,车速越大,接收点处流速越大,压力越小,在每个频率上所对应的声压级基本上越大,总声压级也越大;在同一行驶速度下,加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在接收点处的流速要大,压力要小,在每个频率上所对应的声压级基本上要大,总声压级要大,声压级随频率的变化情况与匀速运动一样. 相似文献
414.
415.
416.
417.
针对膨胀循环发动机起动过程的计算问题,基于模块化建模方法,研究了各组件的数学和仿真模型,运用Simulink工具箱,编制了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起动过程计算所需的各个模块库。在此基础上,对膨胀循环发动机系统的起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起动过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18.
再入飞行器表面所形成的等离子体鞘套会对通信信号的传播产生影响,甚至形成通信黑障。文章从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理论出发,分析建立鞘套对电磁波吸收和反射的数学模型;并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编制面向对象的计算软件,考察影响通信信号传播特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鞘套内的电子密度及其分布对通信信号的传播特性有重要影响,减小等离子体密度可显著降低信号的衰减。 相似文献
419.
420.
微小卫星基于成本和重量的考虑使用了大量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商用货架产品)器件。总剂量效应是制约COTS器件航天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COTS器件的辐射剂量,避免过设计,采用Pro/E二次开发技术自主开发了三维总剂量分析软件。与商业软件Space Radiation在简单模型上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自研软件计算结果可信。采用自研软件对在研的型号开展三维总剂量分析,降低了对总剂量敏感器件的抗总剂量要求,减小了屏蔽厚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