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5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652篇
航空   2728篇
航天技术   361篇
综合类   379篇
航天   4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表面裂纹理论的回顾与评述(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十年国内外表面断裂力学理论的发展状况及所取得的一些成果,重点介绍了应力强度因子求法和裂纹扩展速率的描述。同时对应用于圆柱体上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求法及裂纹扩展速率的描述等方面成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2.
阐述了二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与锚杆数值模型的基本原理,开发了考虑锚杆单元的DDA程序。针对链子崖危岩体及其防治工程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DDA数值模型,计算得出了不稳定块体的位移趋势图。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较为吻合.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拓宽了DDA的工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3.
刘春梅  刘郁丽  任家海  杨合 《航空学报》2015,36(4):1320-1329
 双脊矩形管的绕弯成形受内外侧模具的共同约束,不同模具约束下管坯的受力不同,使得其截面变形情况也不相同,而截面变形严重地影响弯管件的成形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双脊矩形管E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所建模型,研究了内外侧模具约束条件对双脊矩形管E弯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发现当只有内腹板脊槽受约束时,内腹板脊槽的内缩变形可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其他部位的变形则有增大的趋势;当只有外腹板脊槽受约束时,内腹板脊槽宽度变形基本不发生变化,而其他部位的变形则有减小的趋势;当内外腹板脊槽均受约束时,可较好地控制双脊矩形管E弯过程中的截面变形。芯头个数对整管截面高度、宽度、外腹板脊槽宽度与两脊槽底部的间距的变形影响较大,但对内腹板脊槽宽度的变形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4.
运动油滴/固体壁面斜碰撞的状态辨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登  陈国定  方龙  孙恒超 《航空学报》2015,36(4):1359-1366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与换热研究是轴承腔润滑与换热设计的重要基础工作,而运动油滴与轴承腔壁面的碰撞状态辨识及特征分析是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与换热研究的组成部分。基于VOF方法建立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数值仿真模型,实现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状态的数值模拟,分析了碰撞油滴直径、入射角和碰撞速度对沉积油膜铺展长度、油膜堆积厚度和溅射油滴数目等碰撞状态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运动油滴与固体壁面斜碰撞条件下的状态判断准则,并得到了文献的物理试验工作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滴入射角减小,沉积油膜铺展长度和油膜堆积厚度增大,溅射油滴数目减少;随着碰撞速度和油滴直径的增大,沉积油膜铺展长度和溅射油滴数目均增大,但油膜堆积厚度对应前者呈减小趋势、对应后者仍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85.
PR状态方程在超临界喷射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超临界流体物性的特殊性,对超临界喷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基于PR状态方程建立了考虑超临界流体特点的超临界喷射数值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超临界C10H22喷射到超临界N2环境中的喷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采用PR状态方程的真实气体模型和理想气体模型得出的密度、温度、质量分数分布以及超临界喷射长度和喷射扩张角的变化规律和差异性,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种模型在物性预测上的差异会造成以上喷射特性模拟结果的巨大差异,理想气体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很大,利用真实气体模型能够得到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的结果。基于PR状态方程的超临界喷射数值模型准确可靠,可为碳氢燃料的超临界喷射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硬质聚氨酯具有刚度小、材质松散、易于吸收爆炸能量的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隔爆材料。为了设计环形切割器与后级随进战斗部之间的隔爆装置,利用LS-DYNA分别进行了圆柱型、圆锥型、球缺型3种聚氨酯隔爆体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球缺型结构既节省材料,又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前级产生的冲击波对后级战斗部的影响。该结论有助于带环形切割器串联战斗部的隔爆设计。  相似文献   
87.
为了表征多孔炭泡沫材料基体的结构与力学性能,采用碱催化法制备热固性酚醛树脂,经固化、高温炭化处理合成多孔炭泡沫材料的基体——酚醛树脂炭。研究酚醛树脂炭的微观结构、压缩强度及压缩断裂韧性。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炭结构以树脂炭基体、微孔和微裂纹为主,其碳元素以sp3杂化的非晶炭形式存在;压缩强度为8.58 MPa,压缩断裂特征为脆性断裂模式;酚醛树脂炭的压缩断裂韧性较差,断裂过程中吸收的总能量为0.135 MJ/m3。  相似文献   
88.
阐述了对我国首列2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旅客列车组(先锋号列车)车体表面压力分布测试情况,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用流场计算软件CFX对先锋号列车周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空调装置及电器设备冷却风道进排风口位置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简述了大芯径大数值孔径光纤测试系统的测量原理,建立了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该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90.
Traditionally modeling for space science has concentrated on developing simulations for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the solar terrestrial system. In reality these regions are coupled together. This coupling can be as simple as the driving of the magnetosphere – ionosphere – thermosphere system by the solar wind or as a complicated as the feedback of the ionospheric conductivity and currents on the magnetosphere. As part of the CISM project we are beginning a concentrated effort to compressively model the entire system. This approach includes chains of models. In the first chain physics based numerical models are utilized while in the second chain empirical models are coupled together. The first half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umerical modeling approach by highlighting the coupling of pairs of regions within the system. In the second section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empirical models which are combined to make long term forecasts of conditions in the geospace environment. It is expected that a validated and reliable forecast model for space weather can be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strongest elements of each ch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