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8篇 |
免费 | 647篇 |
国内免费 | 27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15篇 |
航天技术 | 328篇 |
综合类 | 350篇 |
航天 | 2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研究了用完全模型匹配方法求解模型跟踪控制的问题。对通常的模型匹配解法进行了扩展,并所据此引入广义最小方差控制思想,提出一种模型跟踪和误差的新方法。最后,对该方法在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在故障字典法和离散事件系统(DES, Discrete Event System)离线诊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混合电路统一建模的方法:状态分割法.围绕系统状态和状态的划分之间的关系,以数学分析为主,提出交叉交运算的定义,证明了交叉交运算在划分集上的封闭性以及该运算是划分集上的划分积等性质.借用DES离线诊断模型的建模思想,提出系统的可诊断性定义,利用交叉交运算的性质证明了最小现象集存在并可达的结论.以故障现象分割系统状态集合的方式来定位系统所处的故障状态,把故障字典法和DES离线诊断模型统一起来,指出了状态分割法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44.
用实验方法对液滴撞击液面后的形态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不同液池深度下的液滴撞击液面过程,总结出了在不同阶段出现的液坑、液冠、中心射流和次生液滴等特征现象。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开发了图像处理程序,实现了特征几何参数的自动提取。讨论了液池深度、韦伯数、初始液滴直径和液滴下落高度等因素对特征运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韦伯数一定的情况下,当液池深度跨越某个临界值时,液坑、液冠、中心射流和次生液滴等特征现象发生显著变化;液冠–液坑高度比随韦伯数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中心射流能否分离出次生液滴与液池深度和初始液滴直径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46.
超声速变马赫数风洞可在单次运行期间实现马赫数连续调节,对于研究超声速机动过程和超燃冲压发动机起动等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超声速变马赫数喷管是风洞运行期间调节马赫数的核心部件,其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实验段的流场品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超声速变马赫数风洞喷管设计的研究进展,介绍了4 种典型的变马赫数风洞喷管方案(全柔壁、半柔壁、型面旋转、非对称)的构型设计及其数值模拟和实验标定结果,总结了不同变马赫数风洞喷管方案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并对变马赫数风洞喷管在具体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飞机抖振的形成机理及抖振试飞的研究进展、常用的几种抖振试飞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收敛转弯试飞方法的选取进行了理论分析。飞行试验采取减速法、收敛转弯法等试飞方法,在平尾及飞行员座椅地板处加装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在低、中、高3个高度剖面上飞机的抖振响应。对抖振响应数据进行均方根分析及谱分析,得到平尾和飞行员座椅地板的抖振响应。分析发现:平尾尖部后缘的抖振响应最为剧烈;平尾抖振响应随马赫数和迎角的增大而增大;平尾的抖振响应集中在平尾对称一阶弯曲、机翼对称二阶弯曲、平尾反对称二阶弯曲模态频率附近;飞行员座椅处的抖振响应集中在平尾对称一阶弯曲模态频率附近;飞机的抖振响应会影响飞行员的舒适性;应综合考虑飞行员座椅地板处和飞机翼面结构的振动响应来确定抖振边界。
相似文献48.
改进了一种椭球基函数神经网络,它与经典椭球单元神经网络的结构不同,而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结构类似,即它有一个隐含层,并且隐层单元采用椭球基函数,区别于RBF网络的高斯函数。本文采用粗糙K-均值方法求取椭球函数的中心,并给出了该方法中确定初始阈值的步骤。这种改进方法不但使对输入空间的划分局部作用,而且划分区域封闭有界。因此,改进的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函数逼近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椭球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Chin-Chun Wu R.P. Lepping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08,41(2):335-338
Using nine years (1995–2003) of solar wind plasma and magnetic field data, solar sunspot number,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data, we investigated the geomagnetic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magnetic clouds (MCs), magnetic cloud-like structures (MCLs), and interplanetary shock waves. Eighty-two MCs and one hundred and twenty-two MCL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solar wind and magnetic field data from the WIND mission, and two hundred and sixty-one interplanetary shocks were identified over the period of 1995–2003 in the vicinity of Earth. It is found that MCs are typically more geoeffective than MCLs or interplanetary shocks.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MCs is not well correlated with sunspot number. By contrast, both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MCLs and sudden storm commencements (SSCs)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sunspot number.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