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0篇 |
免费 | 256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26篇 |
航天技术 | 32篇 |
综合类 | 54篇 |
航天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采用复合可压流法和考虑粘性影响的一维流法设计了满足最大次流流量的引射喷管冷却结构,并采用Delphi语言开发了具有友好人机界面的设计应用软件,对引射喷管抽吸特性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Fluent商用软件进行了设计引射喷管结构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63.
二次抛物线型面喷管参数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次抛物线型面是火箭发动机喷管较常用的一种型面,对其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是必要的,在喷管型面长度和出口扩张半角确定的条件下,优化方法是把比冲作为目标函数,利用一维等熵流的气动力公式,二次抛物线型面的几何关系和计算机求极大值方法,确定达到比冲最佳值的设计变量一喷管初扩张角和出口马赫数。 相似文献
64.
65.
针对现有弹用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普遍采用的固定几何不可调节喷管,基于流量平衡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其理论设计及性能评估的数学模型。结合当前中远程空空导弹提出的Ma=2~3.5宽速度范围设计需求,运用所建立设计模型对实例设计方案开展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固定几何喷管本质上是为满足低速正常接力而折中设计出的,在高速巡航时,因扩张比偏小,不仅喷管出口气流速度和冲量小,而且导致燃烧室压强降低,还额外造成进气道结尾正激波总压损失加大,不能将进气道保有的捕获高速来流动能充分发挥出来。原设计方案在Ma=3.5高速巡航时,进气道实际总压恢复性能对比方案中的最大总压恢复性能水平,相对损失幅度高达42.67%,而且冲压发动机推力与其可能达到的最大值对比,相对损失幅度也高达31.8%。因此建议采用喷管调节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倒置喷管的湍流跨音速流场进行了数字模拟,其算法基于YanLeer的矢通量分裂格式,求解时采用了线性Gauss—Seidel迭代法,并结合局部时间步长技术对收敛过程进行加速,对雷诺数为1.66×106的倒置喷管的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67.
基于代理模型的二元收扩喷管流道型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二元收扩(2D-CD)喷管设计参数对喷管气动性能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喷管推力系数为目标,以喉道宽高比、喉道型面半径比、收敛半角和扩张半角为设计变量,对二元收扩喷管的流道型面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过程中,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初始样本点,建立喷管推力系数与设计参数间的Kriging代理模型,采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SA)对代理模型进行分析求解。结果表明,二元收扩喷管的优化型面参数为:喉道宽高比为6,喉道型面半径比为0.3,收敛半角为15°,扩张半角为5.64°,此时最大推力系数为0.97847,流量系数为0.98778. 相似文献
68.
69.
塞式喷管设计和性能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简化的塞式喷管型面设计和优化方法,并以气氢/气氧为推进剂,对圆转方内喷管一单元直排塞式喷管性能进行了热试实验验证.用圆弧和抛物线近似内喷管型面,用抛物线和三次曲线近似塞锥型面,以从海平面到设计高度的飞行总冲最大为目标函数,进行塞式喷管型面设计和优化.介绍了实验系统及实验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参数,给出了实验参数测量结果、实验照片和数据分析.实验表明,塞式喷管具有良好的高度补偿能力和较高的效率.在三个不同高度下,实验喷管效率在93%~98%之间,预计设计点效率不低于98%.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塞式喷管型面设计和优化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在风洞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首先需要了解流场的品质。笔者自行设计研制了用于高超声速推进风洞流场测量的带有水冷装置的可移动式扫描总压耙。对于出口截面为300mm×187mm的风洞喷管,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可在3s时间内实现全截面间歇式或连续式扫描,最大移动速度可达250mm/s,而且定位准确。通过扫描结果,分析了流场压力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同时还给出了风洞喷管出口截面的总压与马赫数等值线图。从而为超燃冲压模型发动机实验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