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航空   553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王世芬  王宇  唐贵明  李振华  刘鹏 《航空学报》1994,15(11):1379-1382
简述了二维超音速激波风洞的设计要点和性能,并给出在该风洞中低凸台诱导激波和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实践表明:在被驱动段和喷管之间安装一个前缘光滑的矩形剖面短管道;并将二维喷管精加工成型,就能获得实验所需的均匀超音速气流。  相似文献   
632.
王冰  叶天麒 《航空学报》1997,18(5):551-554
计算物体的撞水响应目前已有了一些专用的算法。在分析和比较这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撞水问题的边界元耦合界面步进法,该方法不仅可充分发挥边界元计算半空间流场的优越性,更主要是在加速收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给出圆柱刚体和楔形刚体两个撞水算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3.
矩方法(Method of Moments,MOM),又可以称作内部坐标矩方法,通过求解液滴尺寸分布函数对内部坐标的各阶矩的输运方程,反映粒子数量及尺寸分布的演化。在各种有关伴随凝结流动的数值方法中,矩方法兼顾了计算效率和液滴分布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凝结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经典矩方法,综述了矩方法的最新发展。然后应用经典凝结矩方法,研究了伴随同质凝结的Prandtl-Meyer膨胀流动问题,计算发现随着来流水蒸气饱和度的提高,凝结诱导的激波由定常状态向非定常状态转变,出现自激振荡现象;进一步,将经典凝结矩方法推广到异质凝结领域。通过引入"瞬间活化"假设,简化了异质成核模型,将此方法应用到伴随异质凝结的激波管问题中,进行了参数研究,加深了对异质凝结和流动相互作用的认识;最后针对经典矩方法无法处理相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将经典矩方法中的矩方程改写为基于液相平均速度的形式,发展了一套考虑相间质量、动量、能量交换的矩方法,应用此方法研究了伴随同质凝结的旋涡运动问题,分析了旋涡中凝结的产生过程,以及凝结与流动相互作用对液相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了凝结生成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离开旋涡中心的现象。  相似文献   
634.
直升机共轴双旋翼相遇过程的非定常气动干扰在其周期性干扰中最为强烈。为了研究该过程中的干扰特征,建立了一个基于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气动干扰数值方法,双旋翼的反转运动采用运动嵌套网格进行模拟。为了探究双旋翼相遇时的气动干扰机理,以两个相对运动的双翼型系统来模拟双旋翼特定展向截面的非定常相遇过程。分析了双旋翼和双翼型相遇时的气动特性和流场特征,并对双翼型系统进行了参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旋翼上下桨叶相遇时,上下旋翼拉力均会出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波动幅值分别为其对应总拉力的30%和22%,双翼型系统的升力波动趋势与之相似;间距增大使上下翼型间的气动干扰减小,且上下翼型升力波动对间距变化的敏感时间不同;翼型相对厚度增大使双翼型升力波动幅值增大,并出现二次波动;有附加来流时,相对来流速度较小的翼型升力波动的幅值与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635.
对吸气式飞行器进气道唇口处三维曲面激波/弓形激波干扰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典型三维气动干扰试验对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利用拼接网格技术及逆距离加权插值方法获得入口处流场的非守恒变量,作为激波干扰研究的入口边界条件。数值模拟表明,唇口处激波干扰流动的三维效应十分显著,曲面激波与弓形激波产生斜交,尽管唇口前缘半径很小,但Edney提出的6类激波干扰类型可能沿唇口展向方向同时存在;第Ⅲ和Ⅳ类激波/激波干扰的诱导使得唇口热流分布异常严酷;激波相交处形成斜向“伤疤”状局部高热流条带,峰值热流达到参考热流的4~6倍,可能引起唇口结构的局部烧蚀或破坏。   相似文献   
636.
张慧骝  曹起鹏 《航空学报》1988,9(3):103-107
 本文给出一种带小分离气泡的任意翼型粘性跨音速绕流的计算方法,采用有粘-无粘干扰迭代的概念。无粘流的全速势方程用AF差分格式在保角变换法生成的计算网格中求解,粘流附面层方程用C-S盒式法求解,用逆算法消除分离点处的奇性。本文对Ma_∞=0.8,Re_∞=2×10~6,迎角α=3.5°和4°的NACA64A010翼型粘性绕流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较,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37.
王卫东  章思騤  张世基 《航空学报》1992,13(11):577-585
本文针对细长流固耦合作用系统,采用弹性-声学梁模型,用“质量流”作流体变量,位移体结构变量,得出了对称的有限元耦合方程,并据此进行了实例分析。再以渗漏作为管道失效的标准,根据概率断裂力学模型,考虑循环振动应力的影响,用蒙特-卡罗法对管道失效现象进行了数字模拟,给出了不同循环数和循环应力下的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638.
上游尾迹与涡轮叶栅通道涡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三维粘性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游尾迹与涡轮叶栅通道涡的相互作用,对定常、非定常时均以及瞬时时刻流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游尾迹的非定常作用一方面增强了叶栅通道涡的径向涡,使得流动损失增大;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通道涡中流向涡的发展,对控制损失起到正面作用,端区的综合非定常效应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平衡.在本文计算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综合影响使得通道涡的非定常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639.
倾转旋翼机旋翼对机翼气动干扰的建模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个耦合旋翼自由尾迹模型和机翼面元模型的悬停状态旋翼/机翼气动干扰迭代计算方法,用于分析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在该方法中,为较好地模拟大桨盘载荷及大扭转桨叶的气动特征,旋翼桨叶采用Weissinger-L升力面模型;为考虑厚度效应及机翼的升力影响,建立了包含源面元和偶极子面元的厚度机翼模型;为正确模拟旋翼桨尖涡与机翼表面间的贴近干扰,采用了一个"分析数值匹配法"的"贴近涡/面干扰模型".应用上述方法,对单独倾转旋翼下洗流分布以及旋翼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旋翼下洗流场的干扰下,机翼各剖面都产生向下载荷,但并非简单地随拉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机翼受到的旋翼干扰影响与旋翼下洗流沿桨叶展向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0.
跨声速弯掠动叶压气机非定常流场的数值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unsteady 3D flow fields in a single-stage transonic compressor under designed conditions are simulated numericall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urved rotors on the stage performance and the aero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lade ro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the compressor with unurved rotors, the compressor under scrutiny acquires remarkable increases in efficiency with significantly reduced amplitudes of the time-dependent fluctuation. The amplitude of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around the stator leading edge decreases at both endwalls, but increases at the mid-span in the curved rotors.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near the stator leading edge, therefore, becomes more uniform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is compressor. Except for the leading edge area, the pressure fluctuatinn amplitude declines remarkably in the tip region of stator surface downstream of the curved rotor, but hardly changes in the middle and at the hu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