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7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随着遥感、雷达、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有效载荷速率爆发式增长,星载固态存储器需要存储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存储速率越来越高,存储读写次数越来越多。作为当前星载固存的主流产品,基于FPGA和Nand flash的星载固态存储器所需的Nand flash数量越来越多,单片容量越来越大。受限于Nand flash的工艺特性,基于FPGA和Nand flash的固态存储器在其生命周期内会产生更多的坏块,从而影响记录载荷数据的正确性。针对星载固态存储器使用过程中产生再生坏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坏块检测、标注和坏块数据自主搬移、坏块自主回收的固态存储器坏块管理方案,有效地消除了再生坏块对载荷数据正确性的影响,降低了再生超级坏块数据的错误扩散和重复错误概率。方案已经过测试验证并已具有多个型号飞行经历,是一种简单、高效、可靠的星载固态存储器坏块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2.
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空电子系统的飞速发展对机载存储设备提出了大容量、高带宽、可扩展的新要求,具有高带宽存储访问速度的大容量存储组件,已逐渐成为新一代航电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立足于提高大容量存储器存储访问速度的基础研究上,提出了提高存储访问速度的流水线技术及FPGA实现的NAND Flash控制器技术,同时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设计进行了功能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23.
FAT文件系统针对Flash存储器使用时,其FAT表存储位置不确定且各个簇之间的擦写次数不均衡,导致其可靠性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分别是FAT表可控迁移和空闲簇磨损均衡.前者在Flash上预留多个块存储FAT表,每次更新FAT表时在其中选择擦除次数最小的块,预留一个块记录最新FAT表的入口地址;后者在Flash上预留一个块记录FAT表中各个簇的擦写次数,每次分配空间时选择擦写次数小于擦除阈值的空闲簇.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T文件系统能够在可控范围内可靠地存储FAT表,同时有效地均衡了各个簇的擦写次数,这些都增强了FAT文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4.
针对Flash长操作延时等特点,为提升吞吐率,采用多级并行架构,通过通道级、芯片级、逻辑阵列级和面级并行操作,并配以簇映射机制,设计了多级并行的NAND Flash存储盘,通过实际验证,基于多级并行结构的存储盘的读写性能取得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25.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电液力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头轧制系统钢坯闪光对焊中顶锻力伺服特性要求,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及力同步误差反馈校正的复合控制策略.为了更准确地体现所研究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以及执行机构的耦合特性,采用AMESim平台进行了系统建模.针对顶锻力伺服的快速大力值加载特性、顶锻过程的变刚度特性、双对接液压缸同步均载要求以及更好地消除系统的其他干扰,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和比例积分同步误差反馈校正的复合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力伺服的快速响应性以及双对接液压缸的同步性能.通过仿真研究,在局部冲击干扰的条件下,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渗透液性能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渗透液闭口闪点测量仪器的研制,它是一种数码显示的电子温度计,采用成熟的电子技术。仪器体积小,测量范围在40-120℃,精度可达到0.2℃,完成可满足闭口闪点温度的测量要求,可望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随着VxWorks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等各领域、嵌入式产品开发人员和现场服务人员急需一种简单、可靠、高效率的VxWorks产品维护手段。介绍了一种VxWorks下网络传输接口的IAP在线编程系统,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提高IAP在线编程速度所采用的方法及系统的实现。实验证明,系统与传统的串口IAP在线编程系统相比,其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