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航空   1233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81.
低雷诺数条件下跨声速转子轴向倾斜缝处理机匣扩稳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非定常数值方法对低雷诺数条件下50%,75%和100%三种不同轴向叠合量的轴向倾斜缝处理机匣结构对NASA Rotor 37跨声速压气机转子的扩稳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处理机匣后,附面层径向涡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由附面层径向涡所引发的叶顶阻塞区大为减小,虽然又引发了由叶顶间隙涡对叶顶所造成的阻塞,但引入处理机匣后对压气机稳定性仍有较大的改善,能有效提高压气机转子的失速裕度.   相似文献   
882.
叶顶吹气对低速轴流压气机间隙流动 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丽萍  张辉  康顺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2):2643-2649
为了评价叶片顶部吹气对间隙流动的影响,采用NUMECA软件对带有叶顶吹气的叶栅流场进行了计算,并将其与不带吹气的基准叶栅流场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叶顶吹气的位置和角度都对间隙流动有着较大影响.按周向和径向方向吹气时对泄漏流量密度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对稳定工况范围的影响不大;按一定的轴向方向吹出时可抑制间隙引起的流动分离,进而增大压气机的失速裕度.   相似文献   
883.
分流机匣对风扇/压气机性能影响的计算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线曲率法、端部势流场分析加附面层修正等数值模拟手段,就分流机匣对风扇/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主要针对分流机匣端部中弧线形状、端弧形状,以及其轴向位置所引起的风扇/压气机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流机匣几何参数及其轴向位置对整个风扇/压气机的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对其几何参数的合理选取可以使风扇/压气机在较大的涵道分流比范围内,有效控制机匣内外表面附面层流动状况,在抑制紊流附面层分离,改善堵塞裕度方面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84.
针对航空发动机多级压气机盘腔的冷却问题,对具有轴向通流的三腔模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局部换热特性与平均换热特性的分析,可以表征旋转盘的热应力水平和相对冷却效果,结果表明表征旋转盘热应力水平的局部换热特性在旋转盘的半径上呈多峰分布,表征相对冷却效果的平均换热特性与旋转雷诺数Rew、进气雷诺数Re以及格拉晓夫数Gr有关,当Re及Gr增加时,平均努塞尔数 u随之增加,而Rew的增加使之减小.   相似文献   
885.
概率密度函数分析监测发动机气动不稳定征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型单轴涡喷发动机节流过程中的喘振故障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手工关闭放气带的情况下,该型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线确定地穿越喘振区域,从最大状态收油门减速将会导致该型发动机进入不稳定工作。数据分析中发现压气机第一级静子机匣壁面静压对节流最为敏感,且静压脉动分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随节流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定义了概率密度函数特征值θ来量化这种变化。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θ可以反映压气机第一级端部的流动分离情况,可以作为试验发动机节流过程中的气动稳定性指标。与直接检测模态扰动和短周期扰动相比,监测θ的变化可以为该型发动机提供较长的失速预警时间。   相似文献   
886.
周向总压畸变在轴流压气机中的传递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轴流压气机叶排特性,建立了一种预测周向总压畸变沿轴流压气机传递的矩阵分析模型,应用于某一单级压气机,对其进口总压畸变传递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分析,给出了对发动机稳定性分析中影响较大的总压、总温及气流角的周向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模型和采用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87.
改进了动静叶级间的掺混面处理方法,提出了用参数分布修正方法来保证参数在掺混面上的周向不均匀性,并使用亚松弛的参数分布系数来解决程序在动静叶轴向间距较小时的计算稳定性和收敛性问题。采用经改进的NAPA软件对NASA37级压气机的设计点和在不同转速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88.
压气机特性试验中逼喘是必须进行的,但它常常造成压气机转子振动过大,并对压气机转子造成一定的损伤.本文对组合压气机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喘振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喘振对组合压气机转子振动影响的一些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89.
轴流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模型,最初为一维模型,仅适用于描述喘振发作.对于旋转失速发作,在公开文献中有一些二维模型发表.本文提出了一类考虑压气机径向扰动对失速影响的新的气动稳定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压气机的轴向扰动往往随着径向扰动的产生,径向扰动的强度影响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在叶尖还是叶根首先产生失速与压气机基元叶栅特性密切相关.本文对轴流压气机二维和三维气动稳定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90.
马杰伟  李斌 《火箭推进》2004,30(6):26-31
根据涡轮氧泵内流路的工作特点,对其进行节点划分,建立了完整的内流路拓扑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主泵、节点特性、流阻元件变形、轴向力和轴向位移等模型,对影响其工作可靠性的内流路,进行静、动态过程研究,并初步探讨涡轮氧泵起动过程中,转子的装配位置、轴承游隙和刚度对轴向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