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394篇
航空   1531篇
航天技术   344篇
综合类   220篇
航天   39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前工程飞行试验中主要采用近壁热电偶测温法来确定飞行器表面流动的边界层转捩位置,由于测点离表面较近,对温度传感器量程和结构强度有较高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表面热流辨识技术确定转捩位置的基本思想和处理方法,测点可以距离表面相对较远.但是,当测点越远离受热面,辨识问题的不适定性会越强,因此需要采用仿真辨识方法来对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合理选取.在给出二维传热模型表面热流辨识算法的基础上,对两个算例进行了仿真辨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表面热流辨识技术确定转捩位置是可行的,能给出较为准确的转捩区域判断.  相似文献   
962.
人为粗糙度强化换热机理分析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推力室冷却通道内的人为粗糙度强化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影响人为粗糙度强化换热的因素。对有、无人为粗糙度的平直冷却通道内流动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并以某特定发动机推力室为例,初步评估了人为粗糙度的强化换热效果。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推力室喉部附近设置人为粗糙度,可使推力室气壁温平均下降约43℃,在冷却通道内合理地设置人为粗糙度有利于高室压可重复使用发动机推力室的热防护。  相似文献   
963.
同轴源原子氧地面模拟设备性能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介绍了同轴源原子氧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和计算了同轴内导体的受热状况,对内导体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其寿命提高了近10倍,并减少了因天线氧化对真空室的污染;设计了新的试样架,试样架可同时装入4个不同试样;配置了两套紫外光源系统和一套试样光学性能原位测量系统,使装置具备了原子氧与紫外的协同效应,紫外光的波长为185~400nm,辐照度可达2~4个太阳常数;增加了光学性能测量室,试样光学性能可以原位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原子氧装置能够模拟空间原子氧对材料的剥蚀效应。  相似文献   
964.
基于状态空间的流固耦合传热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半无限大管道中定常热物性牛顿流体的处于热充分发展状态的一维的流固耦合瞬时强制对流换热,基于状态空间描述法,发展了上述场合的较简单的封闭解法,得到了三维条件下以下两种情况的分析解:(1)恒稳态;(2)瞬态早期阶段。并对n个流体、m个固体串联的管道中一维的耦合热交换问题给出了一般解法,借助于MATLAB强大的矩阵处理功能,本解法更为快速有效。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分析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5.
文章选用U形铜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基本的太阳能光热转换单元,针对一个标准的室内游泳池的恒温加热,给出了游泳池太阳能加热系统的工程设计,并且通过相关计算,得到了优化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66.
文章对落月轨道的外热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几种热控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探讨了热控优化设计的原则,认为在落月轨道上激光设备的热控设计应首选热容热控方案,对于在其他飞行阶段有长期开机需求的情况再考虑散热面方案或热电致冷方案。“嫦娥三号”月面探测器激光高度计采用了热容热控设计,该设备热控设计能够满足不同阶段温度指标要求并且与热分析结果相一致,热控设计方案正确、优化原则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67.
发动机喷管内流场对流换热系数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oe-FDS格式,采用标准κ-e湍流模型对某液氧煤油发动机喷管内部燃气流对喷管内壁的对流传热换热系数进行了数值仿真与研究,分析了网格雷诺数以及恒温壁壁温对喷管内壁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当近壁面网格第一层法向高度为10-3 mm数量级时,仿真结果与工程估算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吻合.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对流换热系数随来流速...  相似文献   
968.
高温热管在热防护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高温热管在热防护中的应用原理,并利用电弧加热风洞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区的气动加热环境,对一种装有高温热管的简单的球柱形原理性模型进行了加热试验.利用高温红外测温装置对模型表面的温度进行了测量,通过与普通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型试验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高温热管能够有效地将模型高温区热量传导到低温区.装有高温热管模型的驻点温度明显降低,显示出了良好的防热效果.  相似文献   
969.
研究了高速轴向运动梁的横向振动特性.首先采用Hamilton原理得到了两端自由轴向运动梁的振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再运用伽辽金法得到了求解系统响应的近似方程.最后研究了对梁的振动频率影响较大的3个方面:(1)轴向速度,第一阶固有频率随轴向速度增加而减小,存在一个失稳的临界速度;(2)质量亏损,梁的某部分质量亏损可以增加固有频率;(3)热效应,温度上升会减小梁的弹性模量,使得固有频率减小.  相似文献   
970.
热管技术在航天器热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技术在航天器等温化、热传递、散热和仪器设备热控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热管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热控制应用考虑的因素;评述了热管技术在国内外航天器热控制中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热管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发展新型热管和提高热管传热能力将是今后热管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