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航空   1078篇
航天技术   136篇
综合类   184篇
航天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41.
介绍了近1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实验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的进展。南航已经建成了规模较大,较为完善配套的高、低速风洞试验设备,并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在边界层、尾流旋涡、非定常流、流动控制、航空声学,以及相应的测试技术方面,获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42.
本文在评述航空风洞中各种人工加速形成边界层方法曲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NH-2模型风洞形成大气边界层的模拟装置及其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与有关资料比较是相符的。故此模拟装置可推广应用到NH-2航空风洞中的风力工程试验。  相似文献   
943.
王掩刚  刘波  曹志鹏 《推进技术》2002,23(3):223-225
应用有效的冷气喷射模型,结合涡轮叶栅三维流场计算程序,对叶片尾缘对开缝喷气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栅后速度场、总压场以及气流角分布角度,研究了射流与主流的掺混及干扰过程,结果表明:采用对开缝喷气的涡轮叶栅,在尾缘附近射流与尾迹的掺混占主导地位,经过一段距离后,尾迹与主流的掺混起主要作用,而且后缘对开缝喷气对尾迹的流动结构及漂移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4.
超声速流动中横向射流流场的影响参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得川  蔡体敏 《推进技术》2001,22(2):147-150
采用高精度的Weighted ENO格式,结合两方程湍流模型,准确模拟了二次射流形成的干扰流场,详细地描述了平板上单股射流干扰流场和喷管扩张段二次射流干扰流场中的激波、流动分离和旋涡运动,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射流/主流总压比、射流宽度。以及射流与来流夹角对射流穿透深度、分离距离等影响,揭示了二次射流推力短量控制干扰流场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945.
高浓度颗粒冲刷条件下高硅氧酚醛烧蚀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江  何国强  刘洋  陈剑  娄永春 《推进技术》2005,26(4):381-384
利用高过载模拟烧蚀实验发动机,开展了高浓度颗粒流冲刷条件下高硅氧酚醛材料烧蚀机理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高浓度颗粒流冲刷条件下高硅氧酚醛材料的烧蚀比常规条件下要严重的多,其机理主要是高浓度颗粒流冲刷对炭化层具有强烈的剥蚀效应;相同条件下高硅氧酚醛材料抗颗粒流冲刷的性能明显比石棉酚醛模压材料差;增强绝热材料炭化层的致密性和韧性是提高绝热材料抗颗粒冲刷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建立高浓度颗粒冲刷条件下绝热层烧蚀建模的思路,为高过载条件下热防护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6.
突然起动圆柱的非定常绕流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分区方法定量模拟高Re数情况下突然起动圆柱的初期对称流动。绕圆柱的二维不可压流场可分为无粘区、附着粘性区和分离区。无粘区有解析解,用非定常层流边界层方程解附着粘性区,用离散涡方法处理随时间变化的分离区。试用了混合的Rankine和Lamb涡模型及二次离散涡。给出了Re=300、9500两个算例,基本符合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47.
飞行器以很高的马赫数再入大气层时 ,头部激波层、尾迹的气体辐射产生的紫外、可见、红外特征信号 ,是地面监测和反导制导系统探测、识别的主要依据 ;同时 ,头部气体层热辐射也是再入体壁面加热热流的重要源项。激波层内高温气体吸收系数是目标紫外、可见光、红外辐射特性计算、热防护计算和气动流场辐射场耦合计算的基本参数。本文分析了再入过程中高超声速稀薄气体流的非平衡现象 ,采用三温度模型 (电子能温度 Te、振动能温度 TV、转动和平动能温度 TR)来表征激波层内非平衡态的气体组份各个能级占有数分布 ,并由原子分子辐射理论直接计算 N2 ,N+ 2 ,N,N+ ,O2 ,O+ 2 ,O,O+ ,NO,NO+和 e-等 1 1种主要空气组元各种能级跃迁对辐射的贡献 ,最终得到平稀和非平衡高温空气吸收系数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可见光区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紫外、红外区结果稍差  相似文献   
948.
通过对铼与钛合金焊接脆性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采取增加中间层材料进行电子束焊连接的方法来克服接头脆性。根据理论分析的结论确定了中间层材料类别,制定了多组中间层配方成分,通过焊接试验与相关测试,最终实现了对接头脆性相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49.
简述了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中,用热线风速仪对翼型边界层及近场尾流中雷诺正应力及切应力等的测量结果,着重讨论了雷诺切应力及湍流动能的分布规律及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各区段的相关规律并不相同,与常规结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50.
引射混合器内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以波瓣为主喷管的三维引射掺混流场;分析了包括复杂型面和引射二次流在内的边界条件处理;再现了流向涡的产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