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航空   1077篇
航天技术   136篇
综合类   184篇
航天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钛合金表面镍包石墨喷涂层的耐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表面耐磨性,利用氧乙炔热喷涂枪,在TC4合金表面上制备出镍包石墨涂层。采用MXP-2000型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机,进行钛合金及其镍包石墨涂层的干摩擦磨损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镍包石墨涂层的摩擦系数只有钛合金的一半左右,前者磨损量为后者的1/6,说明镍包石墨涂层可以大大提高钛合金的表面耐磨性能。TC4合金的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喷涂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喷涂层中的石墨润滑相是其耐磨性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粘流与无粘流的相互作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粘流/无粘流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结果。重点在于介绍定常流动中的弱相互作用。首先叙述了弱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不可压流动和跨音速流动中粘流/无粘流相互作用的某些正耦合的计算结果。讨论了在分离区附近边界层正方法失效的原因。然后介绍了边界层反方法和适用于带分离的流动中半反方法耦合的粘流/无粘流的相互作用方法。文中也简单地总结了三维情况的应用和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3.
接触焊机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接触焊的机理,提出了以电位差选择电极材料的原则,以及焊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母材内阻在焊接中有一定作用,而且焊接处的总热能是各种能量产生的热量之和,焊接的总热量也应包括通电加热产生的热量和断电后(锻压时)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24.
给出了一种基于欧拉方程的跨声速翼型设计方法。方法以Takanashi提出的“正反迭代余量修正”设计原理为基础,在气动力分析模块中,以欧拉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并采用Walz边界层方法对其进行粘性修正;反设计模块采用经过改进的二维翼型设计方法。方法的程序经过几个设计实例主题证明是有效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25.
风洞地板边界层厚度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风洞固定地板边界层厚度控制新方法。风洞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这种方法不但能显著降低地板边界层厚度,而且边界层控制装置对风洞气流干扰较小,流场较均匀,气流品质较好。与国内外现有的风洞地板边界层厚度控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26.
三维可压缩混合层中扰动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利用被动控制增强可压缩混合层中混合效率,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维可压缩混合层中扰动向下游的演化.通过在入口处引入不同的不稳定T-S波,给出了扰动随空间的演化过程,及马赫数对扰动演化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马赫数较小时,扰动波增长很快,当马赫数增大时,扰动所形成的流向涡的强度会减弱.这一结论与流动稳定性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漩涡发生器(简称V.G)对燃油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利用Gambit分别建立了原型喷嘴、加装2个漩涡发生器和加装4个漩涡发生器喷嘴的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三种模型的出口流场分布图。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燃油压力下,加装漩涡发生器可以加快射流的混合速度,其中加装4个漩涡发生器的喷嘴的加速掺混能力最高,加装2个的其次,但仍比"原型"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当燃油压力改变时,掺混能力会随着燃油压力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28.
风洞试验中风剖面的模拟及近流场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单介绍了日本东京工艺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新建的开环流低速边界层风洞中风剖面模拟的试验情况.基于试验结果,采用被广泛应用的三角尖劈加上布置粗糙元的方法,成功地模拟出日本建筑学会定义的四类不同场地对应的风剖面.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就所采用的立方体粗糙元及三角尖劈对最终模拟得到的风剖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风剖面模拟及特性判定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如三角尖劈的形状优化、风速功率谱的一致性、积分尺度的分析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对在边界层风洞中模拟预定的风剖面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9.
本文用保角转绘加剪切变换生成三维机翼与翼身组合体C-H型网格,并在这类网格拓扑上,用有限体积法研制出可供分析机翼与翼身组合体绕流的三维欧拉方程计算程序。本方法的特色是改进了机翼表面网格点的分布,使机翼后缘与网格线一致;采用了当量机身,使机岙表面到对称面光滑过渡;嵌入了边界层粘性修正。改善了计算结果。数值计算表明,对粘性影响较大的超临界绕流,边界层修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0.
本文概述了边界层转捩对空天飞机性能的影响。在介绍确定边界层转捩起始点的线性稳定性理论和简单关联公式之后,又从噪声影响、头部钝头影响和钝锥飞行试验结果等几方面,讨论了线性稳定性理论的应用。接着介绍了采用转捩函数来确定转捩区的方法。从飞行试验、理论计算和风洞试验等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途径。重点介绍了NASALangley研究中心的超声速、高超声速静风洞技术的发展。最后,对今后空天飞机边界层转捩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