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6篇
  免费   1891篇
  国内免费   2305篇
航空   8864篇
航天技术   2357篇
综合类   1775篇
航天   259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543篇
  2016年   623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637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331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61.
离散系统仿真输出数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括了分析仿真产生的数据的方法,讨论了离散系统仿真输出分析的目的以及应用统计方法的要求,对单变量情形,给出了有关估计来自终态仿真和和稳态仿真参数的技术。对多变量情形,以终态仿真为例,给出了用于分析离散系统的仿真输出的某些多变量统计技术,并提出均值向量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将应力场分为基本应力场和修正应力场两个部分。基本应力场的应力σ_x用勒让德级数展开,级数的前两项系数用截面法确定;其他应力τ_(xy),σ_y由平衡方程和侧表面边界条件确定;再用余能原理确定其余各项系数。由于该级数收敛很快,故可得到封闭解并能给出该解的应用范围,为精确满足自由端的静力边界条件,又引入一个从自由端到固定端迅速衰减的修正应力场,该应力场的应力在自由端等于已知外力与基本应力解之差。其确定方法与基本应力场相同,它也有一个封闭解。将以上两应力场相加卽可得到满足全部边界条件的解。  相似文献   
163.
简要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坐标测量中利用回归分析进行基本几何要素处理计算的原理、方法和预处理技巧,在此基础上介绍和讨论了形位误差的处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4.
共轴式小型直升机操纵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共轴式小型遥控直升机纵向系统建立了工程实用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该系 统动态特性和参数变化对其动特性的影响.通过与试验、试飞比较,证明该模型是正确的、 可信的、其精度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5.
介绍了控制系统在热值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依靠控制加热炉排气中的残氧量以降低空燃比,达到降低排气热损失的目的,实现了加热炉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66.
在“CCIR”534-1号报告(以下简称“CCIR”)中,提供了全球性E,出现概率的分布,见图1  相似文献   
167.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雷达测速的转换公式进行了讨论,指出在飞行器高精度轨道测量中,现行的测速转换公式存在较大的误差;给出了新的包含二阶项的测速转换公式,并导出了一个简便实用的直接在测量数据上进行该项误差修正的方法,同时进行了误差特性分析。实际计算表明:轨道测量数据进行二次修正后,匹配程度明显优于修正前。  相似文献   
168.
本文从一些经典公式出发,推导出新的寿命公式。另外,通过引入蠕变损伤特征参量的概念还导出类似的另一个蠕变寿命估算公式。所推导出两个公式在16MnR材料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9.
全面介绍宽频带磁带记录器自动检定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系统的技术指标、系统设计、硬件、软件设计与配置及系统不确定度及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70.
用计算机求最小外接圆和最大内切圆的快速,精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别介绍了用计算机求最小外接圆和最大内切圆的新算法。该算法中每一步都能确定圆心的最佳移动方向,沿该方向的圆心移动量可由公式确定,从而只需少数几步迭代就可求得实际轮廓的最小外接圆和最大内切圆的精确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