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马骏 《航空工程进展》2019,10(2):206-211
目前,大部分设计参考书目中对于机身隔框间距都是以经验值20 in作为说明,对于框距值的确定原因以及影响因素未作详细的分析。通过以隔框间距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机身强度和机身局部稳定性为设计约束,并以机身重量为目标函数对隔框间距值的确定进行研究,给出一种隔框框距值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150座级飞机框间距20 in的经验值;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FEA)和试验设计(DOE)方法对飞机普通隔框的截面形式进行结构参数分析,分析隔框各个设计参数对蒙皮应力水平的影响大小,给出150座级飞机隔框截面参数可行域。结果表明:本文分析计算值与一般150座级飞机的隔框间距设计经验值20 in (508 mm)相比,结果吻合很好;采用有限元分析,腹板高度设计为80~95 mm,内缘条宽度和外缘宽度条设计为15 mm;采用DOE分析,隔框外缘条宽度应大于内缘条宽度。  相似文献   
162.
ELID精密镜面磨削技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ELID磨削技术在精密加工中的开发应用。采用自行开发的ELID磨削工艺系统对硬质合金、工程陶瓷、高速钢进行精密镜面平面、内圆和外圆磨削,得到了表面粗糙度Ra=0.003~0.025μm的加工表面。  相似文献   
163.
金属疲劳扩展区和瞬断区的物理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金属的疲劳扩展区和瞬断区为对象,讨论了应力变化幅度与裂纹临界长度、疲劳寿命和临界裂纹长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疲劳瞬断区上放射线的物理数学模型,探讨了疲劳瞬断的性质和控制参量以及疲劳瞬断区的对称性,得到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结果,为金属材料的疲劳宏观断口定量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4.
纳米级金属粉对GAP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DSC和TG研究了纳米级Cu和Ni粉、超细Al粉和超细Ni粉以及普通Cu粉和A粉对GAP(聚叠氮缩水甘油醚)热分解特性的影响。DSC实验结果表明:GAP/金属粉样品有两个放热峰,高温区的放热峰是金属的氧化峰,峰温受气氛影响,低温区放热峰是GAP的分解峰,不受气氛影响;金属Cu对GAP的分解峰影响最大,其中纳米级Cu(nm-Cu)使GAP分解放热峰的峰值温度提前了33.2℃,普通Cu对GAP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对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Al-Fe-Mo-Si基复合阻尼材料Al-Fe-Mo-Si/Zn-Al和Al-Fe-Mo-Si/Al/Zn Al的阻尼性能,并对其阻尼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20~250℃的温度范围内,两种材料的阻尼性能(Q-1)处于(0.5~3.1)×10-2之间,复合有较多Zn Al且挤压比较大的Al Fe Mo-Si/Zn-Al的阻尼性能要优于Al-Fe-Mo-Si/Al/Zn-Al。低温时由大挤压变形引入的高密度位错阻尼在材料内耗机制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高温区界面阻尼的影响逐渐增加,同时由于热激活作用,位错阻尼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机制,二者共同决定着材料的内耗特性。  相似文献   
166.
纳米金属粉对HM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研究了普通级以及纳米级的铝、镍、铜金属粉对于HM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铜对于HMX的凝聚相分解作用最明显,且这种催化作用会由于纳米铜含量的减少或体系压强的增大而变弱。基于恒温DSC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活化能结果,提出了纳米酮对于HMX热分解的一次催化,二次催化以及反应作用部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7.
耐热粉末铝合金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制超音速飞行器所需的耐热铝合金管材 ,采用喷射沉积管坯→挤压成厚壁管材→旋压成薄壁管的成形工艺路线 ,旋压出Al - 8.5Fe - 1.3V - 1.7Si耐热粉末铝合金Φ内 15 3mm× 1.2mm× 5 40mm的小直径管材和Φ内 380mm× 2 .5mm× 114 0mm的大直径管材。大直径管材做成的模拟舱段通过了静强与静热联合试验  相似文献   
168.
包裹和热压工艺制备Al2O3/Ni金属陶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通过非均相沉淀法合成Ni颗粒包裹Al2 O3 粉体 ,然后热压制备Al2 O3 / 5vol%Ni金属陶瓷。XRD结果表明 ,非晶态包裹层经 5 5 0℃煅烧和 70 0℃还原后 ,完全转变为Ni金属。显微照片表明 ,包裹层的Ni颗粒呈球形 ,团聚少 ,大小在 15~ 2 0nm。在 14 0 0℃热压包裹粉体获得 98 6 %理论密度的烧结体。显微观察发现 ,烧结体中Ni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 ,且绝大部分位于三角晶界。与单相Al2 O3 相比 ,金属陶瓷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热导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并探讨了增强、增韧和热导率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9.
采用熔体旋甩法制备了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金属玻璃薄带,并以连续加热和等温加热两种模式对非晶态薄带进行退火处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和高分辨率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对非晶态和退火态薄带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细致检测,研究重点放在形成α Al纳米晶体颗粒的初始晶化行为,以便了解Al基纳米晶/非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快速凝固Al87Ni7Cu3Nd3合金薄带为单一的非晶态结构。非晶态薄带的晶化过程包括两个主要转变:α Al晶体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的初始晶化以及有Al3Ni,Al11Nd3和Al8Cu3Nd形成的第二次晶化过程。初始晶化的速率控制过程可能是铝自扩散,而第二次晶化过程则受控于溶质原子Ni,Nd和Cu的扩散。90~160℃等温退火薄带由α Al晶体相加残余非晶相的两相组织构成,随着等温温度的提高,初始晶化过程速率增大,而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α Al晶体相的相对含量增大。110℃等温热暴露130min退火薄带的显微组织可以描述为,在非晶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着体积分数约20%的α Al晶体纳米(10nm)颗粒。  相似文献   
170.
The effects of Mo on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porosity and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Ti-Mo getter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Mo prolongs the densification process of Ti-Mo getters and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sintered pores. With the Mo content increasing, the porosity of getters firstly increases reaching the maximum value as it at- tains about 7.5wt.%, and then drops.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the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y of getters increases progressively with the Mo content increasing, but the tendency is not very clear before its content lies below 2.5wt.%. When the Mo content achieves about 7.5wt.%, the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y proves to be the best. The discussion is made about the above mentioned phenomena inclusive of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getters under different activation conditions (from 500-7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