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1篇
航空   341篇
航天技术   95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8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71.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板料厚度为0.96mm的TA2M钛板的扩孔成形过程及结果进行了研究.运用PAM-STAMP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成型过程及卸载回弹结果进行预测.发现TA2M在成型卸载回弹后存在明显的形状畸变现象:孔口非圆化,孔口边缘厚度非均匀减薄以及凸缘非圆化.模拟预测结果与工艺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472.
采用Cu58MnCo钎焊连接1Cr11Ni2W2MoV,研究了工作气氛、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接头主要包括α''+[γ(Fe),γ(Mn)]相,α(Co)+δ相和[Cu,γ(Mn)]+α(Mn)相;钎焊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α''+[γ(Fe),γ(Mn)]相和[Cu,γ(Mn)]+α(Mn)相增多,α(Co)+δ相含量减少,接头拉剪强度降低;工作气氛为70 Pa时所获接头性能优于真空度1×10-2下所得的接头性能。  相似文献   
473.
金属基燃料与水反应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金属基燃料与水反应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点,可用于水下高速推进,也可用于新一代燃料电池。文中介绍了国外关于金属基燃料与水燃烧反应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及金属基燃料与水凝相反应用于燃料电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国内关于金属基燃料与水反应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并对金属基燃料与水反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4.
壁面边界对撞击合成动量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凯  雷凡培  李鹏飞  杨岸龙  周立新 《推进技术》2019,40(10):2288-2295
为了研究动量比对针栓式喷注器撞击雾化合成动量角的影响规律,基于三相的与水平集耦合流体容积法(CLSVOF)对贴壁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合成动量角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自由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合成动量角进行了对比,结合试验结果及理论预估结果详细考察了有无壁面条件下合成动量角与动量比的关系,深入分析了造成两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揭示了壁面边界对合成动量角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LSVOF方法计算的合成动量角与试验结果一致,最大相对误差约为10%,大多数工况点的相对误差小于5%;有壁面边界的贴壁液膜/自由液膜撞击合成动量角显著大于无壁面边界的自由液膜/自由液膜撞击的;仅一路流体贴壁的撞击合成动量角与常用的入口动量比理论预测值最大相差20°以上,而两路均无贴壁或者均贴壁的撞击合成动量角与理论预测值吻合很好。这一显著差异的根源在于两者撞击形成的高压区分布显著不同。壁面的存在使得撞击点附近形成的高压区对两路流体作用不对称,有壁面边界时壁面承受高压迫使其对贴壁流体有强的作用力,导致垂直于壁面方向动量不守恒,根据入口动量比预测的理论不再适用。  相似文献   
475.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P/M)完成了SiC颗粒增强LY12的成形工艺和不同重量百分比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实验。测试表明,含SiC_p20%(wt)的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平均抗拉强度可达594MPa,延伸率为6%。其抗拉强度比LY12CZ提高30%;200℃拉伸时σ_b=493MPa;315℃时σ_b=299MPa。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了LY12粉末和试样断口的组织形貌。  相似文献   
476.
含非对称裂纹铆接加筋壁板的应力强度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郦正能  罗漳平 《航空学报》1993,14(5):304-309
给出含非对称裂纹铆接加筋壁板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程,考虑了两种裂纹位置,即裂纹在桁条两边非对称地扩展情况和裂纹在两桁条之间非对称地扩展情况。该计算方程同样适用于铆钉均布桁条对称裂纹情况。  相似文献   
477.
轴流压气机内流动是典型的非定常旋涡流动,而现有压气机分析设计体系在定常假设下以流场空间结构为对象.研究压气机内真实流动的途径之一是分析流场时空结构.把转/静叶片交错排列简化为单叶片排,再简化成2-D扩压叶栅.从叶栅非定常涡面的角度来描述非定常旋涡流场时空结构.作为举例,利用合成射流控制涡面演化,改善流场时空结构.此涡面简化模型可为进一步研究叶轮机叶排间干扰复杂流场的时空结构提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78.
采用光学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系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有限元仿真模拟等技术,研究了金属橡胶构件以不同轧制率度冷轧以及410~1270℃热轧异型小锈钢微丝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φ0.4mm的原材料冷拉拔不锈钢微丝中形变马氏体含量为82.1%,经冷轧成形后有所增加,经热轧后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轧制成形异型不锈钢微丝内部存在的微孔体积分数比轧制前有所减小,尤其是在固定轧制速率下随轧制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冷轧成形异型不锈钢微丝的抗拉强度高达1374~1553MPa,硬度为402~510 HV.若轧制率一定,异型不锈钢微丝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随轧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延伸率随之增大.模拟结果表明,异型不锈钢微丝轧制成形后截面的变形区域为49.8%.  相似文献   
479.
SiCp/Al2O3-Al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by means of direct metal oxidation method. Th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metallurgical microscope.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parameters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te possesses a dense microstructure, composed of three interpenetrated phases. Of them, SiO2 layer prohibits the powdering of the composites; Mg promotes the wetting and infilt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Si restricts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while improving the wetting ability between reinforcement and matrix.  相似文献   
480.
It is a crucial issue to know where magnetic reconnection takes place in the near-Earth magnetotail for substorm onsets. It is found on the basis of Geotail observations that the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magnetic reconnection site in the magnetotail is the solar wind energy input. Magnetic reconnection forms close to (far from) the Earth in the magnetotail for high (low) solar wind energy input conditions.With the early Vela spacecraft observations, it was believed that magnetic reconnection started inside the Vela position, likely at 15 RE. The later ISEE/IRM observations put magnetic reconnection beyond 20 RE. The Vela event studies were made for highly active conditions, while the ISEE/IRM survey studies were made for moderate or quiet conditions. The finding of the factor that controls the site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tail resolves the apparent discrepancy among various spacecraft results, and suggests solar cycle variation of the magnetotail reconnection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