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航空   643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149篇
航天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2):391-406
A thermal-solid-liquid complex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induces structural interface developing a typical coupling sliding/impact wear behavior. It results in contact damage until systems fail, which may cause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and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The key point of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to reveal the coupling damage mechanism of the sliding/impact behavior in typical systems and life characterization under a complicate evolving environment. This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area of mechanical reliability. The main work in this paper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 Firstly, the main industries in which the “sliding/impact behavior” takes place have been introduced. Then, existing studies on the wear mechanism and degree analysis are presented, which includes surface morphology analysis, wear debris analysis, and wear degree measurement. Meanwhil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oretic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s in current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so as to point out a bright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on wear prediction. They include interface contact modeling, mathematic coupling mechanism modeling, wear equation establishment, and wear life characterization, which can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the sliding/impact wear behavior.  相似文献   
2.
利用美国恩泰克公司提供的DP1500数据采集仪及现场动平衡软件,以实例说明了现场动平衡技术在锅炉引风机、排粉风机、电动机、机泵等转动设备不平衡故障排除中的应用,介绍了不平衡故障的识别方法,揭示出该技术在生产中的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在引入了一套磨粒形态学描述子来提取磨损颗粒的显微形态特征的基础上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编制了用于磨损颗粒自动识别的 BP网络计算机模拟程序。在网络训练的过程中应用了本文引入的因子模糊化训练方法 ,使训练速度大大加快 ,以异或问题为例 ,速度可提高 5~ 1 0倍。应用此网络对磨粒测试库进行识别实验 ,识别正确率在 90 %以上 ,并且识别速度很快 ,大大优于传统的磨粒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半角转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连杆位置综合的解析方法。此法概念清晰,计算比较方便。而且易于与图解法相沟通。列出了连杆五个位置综合问题的四个非线性方程。在解法上把上述问题化归为用优化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的微槽冷却系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微槽冷却系统用于微纳卫星热控设计时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表征微槽冷却系统性能的水力学系统和传热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槽冷却系统可使大热流密度的热源芯片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能满足微纳卫星热控的要求。研究认为,压降和热阻均较小的深槽可在小泵功率时提供较优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国外几种新型微化学推力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国外几种以微机电系统 (MEMS)技术为基础的液体和固体微化学推力器。这些新型微化学推力器具有MEMS技术微型化、低成本和批量生产的优点 ,并考虑了体积限制和高度集成等空间限制 ,能产生 10 -6~ 10N·s的推力脉冲 ,可用于微型卫星和纳米卫星的姿态调整、变轨和定向的精确控制。同时阐述了这几种微推力器结构特点和制造工艺 ,并与其他类型的推进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铝粉表面分子自组装对铝粉/聚醚胶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技术应用于铝粉表面改性。设计并合成出DZ系列两官能团自组装分子,对铝粉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铝粉/聚醚胶片,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实验发现所采用的表面改性技术能有效地改善铝粉/聚醚胶片的力学性能,表面处理时间、温度、改性分子结构、溶液性质(浓度、pH、溶剂类别)等因素都能影响铝粉表面改性效果,从而影响聚醚胶片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纳米SiO2粒子对环氧粘接剂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直接共混法将纳米SiO2粒子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中,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的用量对粘接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剪切,拉伸,非均匀扯离三面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添加纳米SiO2粒子改性后粘接剂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均匀分散到环氧树脂粘接剂中,可使环氧粘接剂力学性能指标大幅提高,但当纳米SiO2粒子用量过多时,易相互聚集成团,使其力学性能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TC4钛合金的微动磨损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i-6Al-4V合金在18℃,100℃250℃下的微动磨损特性及防护工艺进行了研究。表明:该合金微动磨损的主要磨损形式是疲劳脱层,其磨损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高渐微动磨损量与磨损区表面所形成的氧化层的性质及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了钛舍金材料切削性能的基础上,针对钛合金的特点,选用了五种国内常用的硬质舍金刀片材料,对钛合金进行深孔钻削刀具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确定了适合钻削钛合金TC11的硬质合金刀片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