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航空   506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105篇
航天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高过载条件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失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化学反应/两相流耦合,建立了铝粒子燃烧模型,通过化学反应速率模型的模化湍流燃烧,对含铝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在高过载条件下的内流场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过载条件下燃烧室局部异常铝滴积聚及剧烈的化学放热反应是导致绝热层异常烧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2.
飞机结构多钉连接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钉连接是飞机零部件的常用连接方式,而飞机结构的破坏也多源于这些连接细节,确定各紧固件所传递载荷是连接件强度校核的关键。基于MSC.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用四种简化模型计算分析单搭接多排钉连接结构的钉载分配,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BAR/RBAR/cBusH组合单元模拟紧固件可准确计算钉载,适于飞机结构连接强度分析;与紧固件组钉载分配工程估算方法相比,采用该组合单元有限元方法可有效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53.
发展了湿/热/静力耦合条件下复合材料结构渐进损伤仿真方法,考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随机分布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改进了湿热条件下复合材料本构关系,以Hashin准则、最大应力准则作为失效判据,完整仿真了不同湿热条件、不同载荷类型作用下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从损伤起始至最终失效的损伤演化全过程,极限强度预测结果与相应试验结果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湿热效应对损伤起始和演化的影响表明:由于湿热条件作用,相对于室温干态而言,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的损伤起始的时间提前、所需载荷降低,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减小.  相似文献   
854.
我院依据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参照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校企共同设计《机械CAD/CAM》课程内容。课程的项目与项目之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项目从简单到复杂选择多个产品依次完成各任务,任务的选取考虑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专业岗位工作对象的典型性和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机械CAD/CAM》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5.
空间原子氧对低地球轨道航天器用粘结剂的腐蚀效应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原子氧是低地球轨道(leo)-种重要的空间环境因素,地面模拟试验是用于开展leo航天器备选材料原子氧环境评价的主要手段.利用北京卫星环境研究所的原子氧设备,对牌号为e-32的环氧树脂和牌号为gs414的硅橡胶两种粘结剂进行了评价试验.依据轨道参数与航天器两年的设计寿命,选定试验中原子氧的等效积分通量为1.4×1021atom/cm2.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样品出现了较大的质量损失,而硅橡胶样品的质量损失则相对较小.根据质量损失计算环氧树脂样品的原子氧反应率处于3.2×10-24~3.8×10-24cm3/atom之间.试验后的环氧树脂样品表面颜色变浅,硅橡胶样品的表面则呈现了玻璃化.对两种材料都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试验前后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原子氧的氧化作用使材料表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abstract: atomic oxygen (ao) is prevalent in low earth orbit (leo). ground-based testing on ao exposure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tomic oxygen on materials to be used in leo spacecraft. two types of adhesive materials, e-32 epoxy and gs414 silicone, were tested in the atomic oxygen testing facility a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isee). the equivalent atomic oxygen fluence in test was approximately 1.4×1021 atom/cm2 as determined based on two years' exposure on leo. significant mass losses of the epoxy adhesive sample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exposure to atomic oxygen, but relatively small mass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silicone samples. the erosion yields of epoxy samples range from 3.2×10-24 cm3/atom to 3.8×10-24 cm3/atom. bleaching by atomic oxygen was found in the epoxy samples. the surface on the silicone sample was glossed after ao exposure. the external appearance of both kinds of materials was analy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 comparison between unexposed and exposed samples shows noticeable changes on the s  相似文献   
856.
中国航天器的研制与火箭的发展密切相关,航天器力学试验也是借鉴了火箭研制中力学试验的经验。振动试验至今仍沿用了x、y、z 3个方向分别进行振动试验的方法;1997年ESTEC建立了HYDRA 6自由度振动试验系统,开始了以x向为主的6自由度振动试验的新方法,这对我国航天器振动试验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857.
光学遥感器微晶玻璃镜头组件空间低温模拟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光学遥感器微晶玻璃镜头组件在空间环境下的低温模拟试验技术与试验方法。分别从试验设备的开发、试验技术指标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计算;重点解决了低温实现过程中的低温传导、低温辐射下试件温度水平的控制问题,为空间低温热试验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新型手段。  相似文献   
858.
应用非协调多变量有限元法和均匀化理论,提出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分析的新方法,发展了非协调位移元和杂交应力元,模拟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能.与实验值相比,杂交应力元法的结果比文中提及的其他数值方法的结果好,并且对于典型的四步法编织复合材料给出了一些算例和应用.  相似文献   
859.
条形碳化硅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异形喷丝板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出条形聚碳硅烷原纤维,然后经不熔化及高温烧成得到条形碳化硅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条形碳化硅纤维的构成、强度及电磁性能。结果表明,条形碳化硅纤维主要由β-SiC和无定形SiC组成,纤维的当量直径为20~31μm,拉伸强度为0.8~2.4 GPa,介电常数实部ε′为6.2~6.8,虚部ε″为2.5~3.3。条形碳化硅纤维可用作结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860.
航空发动机承力结构隔振设计方法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先进航空发动机承力框架的结构与力学特征,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验证了高隔振性承力框架结构动力学设计方法。通过对承力结构刚度/质量分布及几何构形突变的优化设计,提高转子支承结构在宽频域内的机械阻抗,实现在转子工作转速范围内的高隔振性。根据承力结构刚度/质量分布对隔振性的影响,采用折返式非连续结构,设计并搭建了转子-承力框架试验系统,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高隔振性承力框架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承力结构中采用非连续性设计可在宽频域内对不同位置支点处激励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